第十三节 视察龙山(1/2)
蒯祥,明朝是第一木匠,他的爷爷奶奶都因为他出色的手艺而等了追封。该章节由提供在线阅读王动穿越过来之后,有了些小变化。
直隶龙山,大明朝最大的一个水泥工厂几乎二十四小时在开工,原来的小村庄已经不见了。取后代之的是戒备森严的作坊,城堡式的大作坊。这个城堡外,原先的村庄里,更多的房子盖了起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房子,全是两层的。这些古怪的两层楼,是龙山大作坊里工人的宿舍。
城堡式的大作坊生产水泥、玻璃和陶瓷。在这个灰色的大怪物边上,还有一个大木工作坊,按王动的话讲叫家具厂,这里主事的人姓蒯名福。
蒯福是苏州吴县胥口香山人,木工世家,呵呵,这是好听的话,在这大明朝,那就是匠户出身。老朱定下这户籍制度之后,蒯福的父亲是做木匠的,那么他生下来第一个选择也就只能是个木匠,他儿子一生下来第一个选择也只能是个木匠。
蒯福可不是一普通的木匠,洪武皇帝在修建金陵时,蒯福作为香山最出名的木匠被召进了京师,住进了城南的木作,那里集中了大明朝直隶及周边行省有名的木匠,但就这样,蒯福还是脱颖而出,成为木工。
就这样一位很牛b的人物,当初被肖强用王动抛出的家具图谱骗到了龙山,然后王动的小册子《平面及立体几何》,更是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之后,龙山家具厂地第一工师的名号就给了他了。
蒯祥是蒯福地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正月他在长沙学习的时间结束了,作为本期优秀的学生,他与另外十一个毕业生,得到了表彰,而且还得到了王动的亲自接见。他的毕业设计是张用纸坐的椅子,只是嵌插,居然能承受地起一个二十斤的力。王动看着那这个东西。才想起大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蒯鲁班”便是叫蒯祥,传说就是这厮设计的。
蒯祥这会才十五岁,回到金陵后,他碰到了另一个高手,小孟。龙江船厂木匠中的第一高手,蒯祥本来玩的是建筑,小孟是造船。相同的是,两人都是在玩木头。
京城东南角是木匠集中地地方,这里有官方的木作,也有众多的匠户和木器行,龙江家具行无疑是这里最大的一间。
这个家具行如今光顾的人中有三成是同行,这些人到这里不是来买家具,而是来偷师学艺;另有三**过来是看样品的,这种人大半还会带个木匠过来指指点点,嘴里小声的嘟着“就是那款,你看能打制出来不”;真正到这里买家具的只有两成。余下的那两成是过来看新鲜的,因为这里陈列地很多所谓的家具。很多大家都没见过。比如刀架,空地放那里是根本不知是什么东西,配上了潇湘记的整套厨房用刀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是放刀到的呀。而且那些刀也是让人开眼,切肉剃骨削水果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七八把刀,不说。还真不知道怎么个用法。
明朝初年的苏州府人文荟萃。不只是文人,而且出匠师。香山出木匠,而另一地金山出石匠,石匠陆祥,这会也在三湘商打工,是石匠,同时被吸引到三湘商行的,还有一位叫蔡信的建筑设计师。这些人都是王动看中了苏州观前街时,被招揽过来的。
当初,三湘商行对岳阳楼商业街和黄鹤楼商业街地改造,获得了巨大地成功。同样的,在观前街,三湘商行只是设了建设方案,并没有象在武汉一样,把设计施工人员从长沙调过来,而是在当地找。赁着在金陵城湖广会馆一带地设计建设成果和名声,大批的苏州籍匠师被吸引了过来,参加到观前街的建设之中。
肖勇下了西洋之后,他弟弟肖强便成了这帮人的头,整个龙山的产业集团都在他的管理之下,而这会,跟着肖强到龙山考察工作的人显然都是些重量级的。
“小强,这家具厂也要设一陈列室,把新的样品往这摆放一下,可能外,图纸也可摆陈一些,还有,档案要做好。”王动边走边说。
“学着潇湘记,今年搞些设计比赛,可分图纸和实物两种,木匠,瓦工,窑匠,石匠等分开,报名的钱由那些个匠师出,材料由龙山商团出,到时,我去请工部的老爷们过来做评判。得了奖的师傅们,商团礼聘。”这边,肖强已经吩咐师爷在记,王动讲,他那边听着。
“今年下西洋的匠师名单出来没有,还有,可能会有些番人过来这边学徒,先和你打个招呼。”
王动只说,肖强也是听,不回嘴。
“漆这个方面,要加紧去研究,弄些无色的清水漆,还有多种颜色的漆,注意,有没有办法,调些防虫防火的漆出来,对了,这事要和涂料的一起研究。”
一行人,走完的家具厂往玻璃作坊去。与家具厂不一样,玻璃厂在水泥城堡里面,即使是在里面,也是自成一体,没有腰牌绝对不可以进,里面的工序被完全分开,单一岗位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东西,最后的成品则被高老板和他新收的几个徒弟把持着。
“高老板玩器皿这些就交给你了,不过,玻璃这个东西,大有用处,光有砖不行,还要能有薄板,这样可置玻璃窗玻璃墙。”王动对高老板说。
“呵呵,静之,你不用交给我,我也会来强这伙。”高老板倒是个爽快人。
“济民医院那边会过来几个大夫,这玻璃制眼镜一事,你们去好好琢磨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