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节 忽鲁莫厮(2/2)
王动等在阿巴斯只停了一天,便往该国王城而去。去只是个意思,王动是来进一步踩点和做生意的,两国之间的交往之类,他不是很在意,那些都是虚的,而且累人。
王动等人可是上岸去了,他的船队可是留在了码头上海上。大队的船到达忽鲁莫厮国,终于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毕乌丁,佐法尔第一号大商人,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大明朝、龙城及苏门达剌国的船队去了忽鲁莫厮了。
王动此行选择忽鲁莫厮作为第一站是有他的打算的,石油虽然还不能作为燃料大量使用,但用作军事武器的猛火油已经大大有名了。他这次下西洋主要还是做生意,最好就能圈点石油资源。佐法尔等国上回他已经来看过了,目前这个技术很难采到石油,所以这次他把重点放在了伊朗伊拉克一带。而且,他还要在这里好好考察一下周边几个国家的军力。特别是贴木尔帝国。他的这个决定,让毕乌丁家族大吃一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中国人要到这里来做生意的话,先应该是佐法尔而不是阿丹,最不可能的就是忽鲁莫厮。
下面我们来说说佐法尔商人的尊严。
公元8世纪中叶,佐法尔著名的航海家欧贝德驾着一条木船,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航行近万公里,一路劈波斩浪,辗转颠簸,最后驶抵中国广州。欧贝德此举,开辟了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大唐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已作为彪炳千古的壮举载入中阿友谊史册。另外《一千零一夜》写海上冒险家辛巴达的故事,就是以这人为蓝本的。
其实,中国与佐法尔一带的交往可推到汉时,那会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条枝,便有了佐法尔一带的描述。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船只每每满载货物,穿梭于本土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他们在阿拉伯选择的落脚点便是佐法乐。公元10世纪,阿拉伯大历史学家麦斯欧迪在他的名著《黄金草原》中流着口水的记载:“中国船只多直航阿曼。”
宋时曾有一佐法尔富贾在中国官府当差,官至广州“蕃坊蕃长”。元朝就不用多说了,阿拉伯海是蒙古人的内海,佐法尔人的商船几乎就代表了阿拉伯所有国家的商船。
王动在古里碰到毕乌丁的时候,就现这人与众不同,他有船队,这也更让毕乌丁觉得自己份量很重。当与中华商会合作之后,毕乌丁以为自己可以比别人能拿下更多的份额,不只是别国的商人可能唐人的商会也要借重他的船队。这次所谓的三国商队直航忽鲁莫厮,仿佛是毕乌丁被人扔了鞋子吐了口水,弄的他很没面子。
没面子是小事,丢了生意才是大事。这次过来的可是三国联合的商队,龙城苏门达剌再以不是传说中的蛮荒之地了。这些唐人涉足的地方,如今真是遍地黄金呀,这些金灿灿的黄货就在他的眼着,但却握在了别人手中。“忽鲁莫厮”毕乌丁近似乎咬牙切齿,第二天,他便收拾了一下,带了一大堆美姬佳肴,带着佐法尔的尊严,坐船往忽鲁莫厮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