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心照不宣(2/2)
“好,不亏是最像朕的儿子。恪儿,你说的都对,安西是我大唐与西域之间的大门,只有安西太平了,我大唐才能太平。朕此次让你去安西,却是有让你体察民情的想法,朕没有和你说明,没想到你却能体会到朕的一片苦心。”李世民高兴的站起身拍了拍站在身旁的李恪,满意的看了又看。
旁站立的杨妃此刻笑的合不拢嘴,轻移莲步缓缓走来,到李世民近前这才轻声说道:“皇上只知道问询恪儿文治武功,可曾想过,恪儿到如今还尚未立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皇上早日给恪儿安排一门合适的亲事才是。”
“哈哈,爱妃不提醒,朕倒是疏忽了。朕的恪儿如此优秀,朕的确是要给他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容朕想想。”李世民一边笑一边捋着胡须,心里在考虑一个个王公大臣家中是否有适合婚配的女子。
此时李恪看到母妃向父皇提出赐婚,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向李世民磕头:“父皇,请三思。”
“噢?恪儿有何事,起来说话。”李世民不解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
李恪抬起头,望着自己的父亲,这才轻声说道:“儿臣请父皇恕罪。”
“好端端的,何罪之有?”李世民说着看向李恪。
李恪看了一眼年近不惑的父亲说道:“父皇,儿臣最近认识了一个女子,儿臣想求父皇允许儿臣娶这名女子为妻,儿臣非她不娶。”
“噢?哈哈,朕当是何事,不过恪儿,你贵为吴王,朕的三子,正妃不可随意迎娶,这是宫里的规矩。至于你要娶那个女子为侧妃,父皇不拦着你,只是那女子家世一定要查清,不可大意。”
“父皇,儿臣已经二十岁,这么多年只遇到这么一位喜欢的女子,难道不可娶为正妃吗?求父皇开恩。儿臣不想委屈了她。”
“如今,朕倒是好奇你说的这个女子是何人,能让恪儿如此上心?这样,你若能带这名女子入宫,朕和你母后都看上,便特许你娶她为正妃,这可是宫里从未有过的,不许再和朕要求了。”李世民看到欲言又止的李恪,伸手制止了他要说的话。
李恪半晌看着自己的父皇,大喜过望的笑着磕了三个响头。“儿臣谢过父皇恩典,等儿臣找到那个姑娘一定给来给父皇母妃看看。时间不早了,儿臣先行告退,父皇与母妃早些休息吧。”李恪说着站了起来,向李世民与杨妃各自施礼,笑着转身走出了甘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