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写的命运(1/2)
前两位参加竞职演讲的干部除了名字之外,竟然讲的内容完全一样,这真是奇哉怪也。不过对于玉林镇的机关干部来说,大部分人心里明镜一样,不过没有人会说罢了。
王静听出了不同,那就是最后一句里的那个“自怨自艾”,宋光辉读作了“哎”,而张凌读作了“艾”,孰是孰非似乎就此就可以有个定论了。
“王部长,这个字他们读的不一样。”搞新闻的姜喜芹把抄在纸上的“艾”字递了过来。
“第一个人读错了。”宫海燕不愧是搞纪检的,也迅找出了二者的差别。
王静点点头,回过头来看了看于新亭,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这一眼看下去,于新亭却是冒了一身汗,刚才三个人的谈话他听到了。
“张凌,把你的稿子留下。”
“对不起,王部长,我没有稿子。”张凌微微一笑。
“继续吧。”王静淡淡地说。
张凌走到宋光辉身边坐下,悄悄地对他说,“你辛苦了。”
宋光辉仰着脑袋瞥了张凌一眼,哼了一声扭头看屋顶去了。
其他九个人的演讲很快就结束了,听完十一个人的演讲,所有的人都明白,热闹来了。其他九个人几乎跟陪衬一样,不但稿子质量一般,而且讲的也都很差,有两个甚至没有讲完就跳下了讲台,这唯一的名额只能在宋光辉和张凌之间产生了。
于新亭的脑门上汗水擦了一层又一层,妈的,这个笨蛋小舅子,偷了人家的稿子,竟然还能读错字,真是笨到家了!现在评审组心里已经有定论了,自己这个小小的镇党委书记自然是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否则人家追究起镇党委的组织责任,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思想不重视、组织不力就可以让自己的前途彻底完结,那可真就惨到家了。
王静看了看宫海燕和姜喜芹,“谈谈你们的意见!”
姜喜芹拿笔在纸上写下了“张凌”两个字,递到了王静面前。宫海燕略犹豫了一下,也写了“张凌”两个字。
看着评审组两位成员的意见,王静摊开了自己写下的名字,也是张凌。
王静转过头,“于书记,丁镇长,根据市委组织部授权,我们评审组判定张凌通过此次选拔。”
于新亭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我们镇党委完全拥护上级的决定。”
丁有德的眼睛瞪得更大了,“我没有意见,小张很好。”
王静站了起来,走到讲台上站好,偌大的政府礼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这鲤鱼跳龙门的一刻。
“经过我们评审组三位成员共同评议,又与玉林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张凌同志通过此次选拔。祝贺你!”
如同在油锅里洒了半瓢水,政府礼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鼓掌的,叫好的,掀起的声浪传出去很远。
“我不服,他明明是偷我的稿子,为什么他能上,我却不能上?我不服!”不用问,这是已经急红了眼的宋光辉在咆哮。
此话一出,礼堂里马上安静下来。
于新亭看着肥的跟自己一样的小舅子,恨不得上去给他两个耳光,可是现在他却是什么也不敢做。
王静看了看于新亭,又看了看宋光辉,“我知道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两个人讲了同样的稿子,评审组却选择了张凌,是吧?宋光辉,你曾经说过,你的稿子是自己写的,而且上场前还在修改,张凌应该不会提前知道你的讲稿内容吧?现在有一个问题请你回答我,张凌是凭什么一点不差地背下了你的讲稿呢?是由于他有过耳不忘的记忆力?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隐情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