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读研那点事 > 第二章 面试进行时

第二章 面试进行时(2/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萝嫣知情深 饿货小女仆:神秘少爷要不够 独霸天域 恋爱日记之爱的奏鸣曲 综漫之鸾尾 农门小辣妃 从此有我 启天大陆 异世之炉鼎:水族巫女倾天下 妖媚女鬼夜敲门

这位女导师,也是这七八位面试官中唯一的女性。只见这位女导师坐在最边上,年纪大约五十出头,剪着过实的短发,表情看起来很慈祥,声音也是低声细语的,在研究生中,同学们私底下亲切地唤她为刘妈妈。

这位刘妈妈名叫刘凤平,也是三河大学回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就在三河大学教学,如今已是教授了。只见她瘦瘦的,小小的,干黄的而又枯皱的黄色小脸上,一双混浊眼睛在眼镜片后显得有些睁不开,这让人总有点对她的五官分的不是太清楚。她在现场总是用右手托着头,一般轮不上她对学生提问,偶而问几个,也被别人打压下去。就象她问吉小莉的问题,学生还没回答,院长就娴熟地把她挡回了过去。

所以在这高达性别7比1的环境中,竟是一点都不起眼。给人的感觉总是可有可无,充个性别参与,好呆现在也男女平等,面试哪能只是男人的事呢,况且又是全国通考研究生招生这样的大事。

女教授坐在一排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刘其民,又名刘大炮。他基本每个同学进来,都积极提问,甭管别的教授烦不烦他,而且很总是想和院长唱反调,院长肯定的,他都想着门的否定,院长否定,他又力挺的不得了。

院长肯定吉小莉对梦想的执着,刘其民就马上过来反驳。刘其民说三河大学在省内看还行,但是从这走出的研究生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反正怎么损着好,就怎么说,只要能让王院长难堪。

这让王院长很是坐不住。也是,当着领导的面,在准学生面前损学校,那领导的脸往哪里放呀。

“真是一愤青,这场面还要牢骚。”是不是和院长有矛盾?还是本性释然?知识分子之间的事真难说。吉小莉思忖。

再观这位刘副教授真是人如其名,身材高高大大,脑门宽而阔,声音响亮,硕大的眼镜框中露出一副不满现实的大眼睛。

年轻时肯定是一愤青。他是面试官中唯一一个副教授。但受学生欢迎的程度绝对超过正教授,尤其是在本科生中。虽然他的行政级别没有多高,职称亦没有多高,但是他个人的魅力那可是院里没有几个能pk过的。

他上课语言犀利,表情丰富,动作夸张,见解深刻。

他上课,就象听评书。

他上课,讲课,变成讲故事。

在这里

……教课书可有可无……

……书本的例子成为多余……

……不想旷课,不想打瞌睡……

大学教室现在的设施都能用ppt。做一个课件,省时又省力,新传院用这种方法的教师,司空见惯,多如牛毛。

据说有一个年轻老师,虽然年级不大,但决不革新,整天用一从不更新的ppt,给同学上课,使得年轻而有活力的大学生们非常烦她。

每次她上课,听课的学生都不超过班级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还是她可怜巴巴,用点名换来的。

有一次,不知是天热还是怎么的,下午上课班里就有十个同学,而且还有四五个是来自习的,于是她大发雷霆,跑到王院长那去告状,说这个班太不象话,几乎没人来上课,得很很的惩罚惩罚。

谁料王院长来了一句,“你还有脸来告状,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你看看人家刘老师和郝老师,人家上课,别的院都来咱院占位置听课,有的还专门坐公交车从新校区来……”,这里王院长所说的刘老师,就是刘其民。

这位大炮刘教授从来都不屑于用ppt,他汹涌澎湃的思维是课件控制不了的。当然他的电脑水平也不咋地,压缩文件就从来没打开过。

每堂课他都有不同的鲜活时例给大家剖析,而且这个事例绝对是刚刚炒的很热的事。

更重要的是他在上课时激情飞扬,针砭时势,加上夸张的动作表情,和他肥嘟嘟,圆乎乎可爱的样子,让学生听的欲罢不能,仿佛不是上课而是在听相声,看话剧,整个过程异常享受。但只可惜他平时在外事太多,以至他的许多课,同学们都不得不被迫上成了自习课。

刘老师是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一星期没几节课,大部分时间还是给本科生上课,内容当然是新闻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一些概念“新闻学”、“新闻要素”是什么等大家觉得枯燥乏味的知识,但你不用担心,在课堂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些看似枯燥的知识象喝核桃露一样滑滑甜甜在渗入大脑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二节课时间悄然划过,虽然你可能还没意识到。

但下课铃的确响了。于是想在书本上记下黑板上刘老师板书的金语良言,这时才发现,黑板上面竟没有书写一个字,真是此时无书胜有书呀,没办法,孩子们太喜欢他了,他的一切都可原谅。

有一年,他上课为了显示自己的理论水平,无意开玩笑说,什么什么红色资本主义,什么什么封建社会主义,结果被院里停了一年的课,这一年本科生的娃们可想死他了。

也难怪本科生中,这些娃们刚刚从高中上来,心中不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更是对社会有点小愤青,对现实免不了指手划脚,说些所谓的时髦话。而这些娃们的这些青春特点,刘老师都能非常充分的满足他们。

紧挨着王院长坐的是孙君,大约四十几岁,正好和刘其民相反,永远跟随王院长的话,他对学生几乎没什么提问与评价,只是时刻关注王院长的方向,院长肯定哪个,他便肯定哪个,反之则一样。

这个永远和领导高度保持一致的人是谁呢?

大部分面试回来的学生都想不起来他的模样,他长没有明显特征,不算黑,不算黄,不算高,不算低,不算胖,不算瘦,五官不算好也不算差,什么都取中间值。说白了,也就是放到人堆里,绝记不住的那个,实践证明,直到分导师才明白,啊,原来当年他也是面试官。

是的,据非官方消息得知,人家正是因为“普通”这个特征,上大学时被选去一个国家当间谍。

这一去就是十年,以记者身份作掩护,在那地方,身份特殊,估计也吃了不少苦,后来回国,王院长爱才就把他留下做教授了。这人也知恩图报,他对王院长那是小心翼翼,百依面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思前虑后,如履薄冰,省怕那点不称王院长他老人家的心。

真是人如其名,孙君在院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幅正人君子的样,他不象有些老师太随和,没一点老师架子,和同学们嘻嘻哈哈;而有些老师又太严厉,永远端着一为人师表的架子,让人有点望而却步。孙君给学生说话总是面带笑容,字字句句都又让你觉得他人品正派,思想正统,学识渊博,实实在在配做一位让人尊敬的大学老师。

和孙君邻着的是一个特别年轻的一个导师,彭鸿儒,是院里刚从外引进的一个人才,他的对新闻专业总有很前沿的理解。

有志不再年高,别看他年纪小,学术那在院里可是数一数二的。

还有其余三位导师,年纪比较大,都是院里兢兢业业的老教授了,模样就是电影里经常出来的老教授的样子,华白的头发,厚厚的眼镜片,举手投足间,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也就一会面试就结束了,但吉小莉觉得漫长的象一个上午。转而一想,笑话,一上午你一个,还不把尊敬的导师们累死。

是呀,这年头谁还那么敬业,你又不是什么大腕,还真拿自己当盘菜了。再说了,人家之间还有矛盾,派系多,时间长了,矛盾激化,谁负责。不心疼导师的娃!

走出面试教室,她心里空落落的,没底。现在才上午10多,算了坐车回家吧。这几天在这已经憔悴的不成样了,反正已经这到份了,赶快回家,眼不见,心不烦。

大脑黑屏、关机,打道回府,是她此刻的状态。

她回家坐的是长途车,要下午六点才能到家。

坐在车上,脑袋胀的大大的,漫无目的看着窗外。因为不愿意想起关于面试的一切,那怕是一点点也不可以。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这种感觉,虽然她知道这会院里肯定正忙着决定复试的结果,说不定导师们正为某个学生录取或否,正激烈地辩论着,争吵着……

就让自己掩耳盗铃吧,这样挺好的,偷东西时不管别人听不听见,反正自己落个心里安生,那怕逮住后,被打死。以前她曾觉得这个偷东西的人很傻,只是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经历的事太少。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时候她显然就需要这种傻乎乎的感觉。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着,四月的春天是很迷人的,只可惜来的时候在车上还在看考试的书,根本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

这时她发现外面成片成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望都望不到边,仿佛就是花的阳光海洋,此刻,她真想纵身跳进去,在阳光海洋里狠狠打几个滚,把自己身上的烦燥统统都从头脑中全部剔走,一点痕迹都不要留。因为这次来复试,一下子她经历太多,屈、辱、恨、恋、惘……,

再住前走,前面山壁上还有一些标语,这样偏僻的地方,如果是高速路不通过,谁也不知道还保存有这样古老的东西。再往前有不知名的粉红色花,雪白色花,淡紫色花,姹紫嫣红,虽然没有开窗子,但花的清香仿佛伴随着和暖的春风已飘进鼻孔里。吉小莉此刻真想一辈子就这样,永远在车上,永远大脑一片空白,永远不用想未来,没有压力的尽情享受着路边如画的风景。

忽然口袋里在一高一低的振动,原来是一位同学打来的电话。这位同学是刚刚在面试的等候室认识的。这位同学说她面试发挥不好,导师提出的问题有几个都没回答上来。吉小莉说彼此彼此,都也一样,回答的也不好。

然后二人好像都有气,又没地方发泄,于是两人酣畅淋漓对提问题的导师大骂了一通,骂他们提的什么屁问题。

也是呀,自己对自己没有一点把握,面试通过固然更好,通不过,骂骂好呆也解解气,要不气憋在心里,到头来还是自己身体受伤害。

...

目录 没有了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