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美人心机(2/2)
可这几个人他们不是大汉子民。说是从遥远的偏邦小国而来,语言也不同,可从他们的举止行为来看,怎么看都是从更先进文明的的地方而来。可他又没听说有这样的地方,所以他刘启感到很疑惑。
窦皇后问师曼婷来到大汉还习惯吗?于翰感紧煞有其事的翻译。他告诉曼婷不用紧张,一定不能穿邦。曼婷点点头,她告诉翰林,怎么翻译你看着办。听他们两个英语对话,其他队员们心中暗笑。
太子刘启首先问公主,贵国的王子公主们平时都做什么?于翰林告诉他,除了学习,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游,运动等等。刘启听了看看上面坐着的母后,沉默不语。于翰林借公主之意问太子平时做什么?太子机械的回答,读书。
窦漪房听出了其中味道,她说太子不同于众人,要心系万民苍生。刘启赶忙说:“儿臣知道。”有母亲在刘启不敢再问别的感兴趣的话题。
满珅读史知道这时候窦漪房的视力越来越差,他通过于翰林告诉窦漪房关于视力的问题。这当然是窦漪房最关心的问题。皇后在非常客气虔诚同时,并不茫从。她不像秦始皇寻仙丹那样迫切。顺其自然而又不轻言放弃,不让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溜走,又不让别人因此有可乘之机。好在满珅和于翰林都知识渊博,说的很靠谱。窦皇后对这些人开始另眼相看,她也仿佛看到复明的希望。
陶文敬通过于翰林问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窦漪房说她相信因才施教,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每一家的环境条件也不一样,顺其自然而不放纵,她说有时候你教的再好,她不接受你也没办法。她看了看馆陶公主,她这唯一的女儿一点也不像她和刘恒,她也困惑问题出在哪里。幸好她不是男孩,还不是太子,如果她是男孩子就是嫡长子,那她大汉江山危已。可她很幸运没生出亡国之君。女儿惹点祸,她也能担得起。她不知道这些人都读过她的故事,对她的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她的表情代表的一切没能逃过他们的眼睛。
于翰林想问窦漪房汉文帝同性恋问题,可这种丢人的事,皇后不但不会说,而且也许会翻脸否认,家丑不可外扬啊!不过于翰林有办法,什么事情能难到于翰林,他问太子全国男女比例平衡吗?刘启答道:“建国初期由于连年战争是女多男少,近几十年海内外太平无战事,男女比例平衡。
于翰林对太子说他们法兰西是男多女少,同性恋问题十分突出,几乎是正常事了。不知道贵国这样事多吗?刘启也耳闻他父皇和邓通的事,但他也无可耐何。刘启坚定的表示,他大汉绝没有这样的事。窦漪房默默的听着不说话,她能说什么呢?她窦漪房独宠后宫那么多年,她没输给任何女人,却输给了一个男人。让她也怎么也想不通。怎么着,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有这样的丑事,我还以为这是刘恒的专例呢?原来在那是很平常的事。这时她稍微心里轻松了一下。这不紧是她窦漪房失掉尊严的事,她最怕长此以往刘恒的英名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