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十窍不通(2/2)
那些灵气沾染到身上,顺着毛孔进入体内。杨浦顿感好似无数冰针扎入了血肉之中,顿感酥麻难耐,情不自禁地睁开双眼。就在杨浦睁开双眼的瞬间,体内的凉意也在瞬间消散的无隐无踪。
杨浦成功感知到灵气,兴奋异常,迫不及待地再次进入到冥想状态。这一次,灵气入体,杨浦一边极力忍耐,一边控制着自己的心神。灵气入体之后,缓缓汇聚于主脉中,然后开始沿着主脉缓缓流转。片刻之后,便到达阳池穴所在。不知为何,原本流转顺畅的灵气在到达此处之后,阻力大增,寸步难行。
杨浦又尝试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杨浦初尝修道滋味,自然不愿就此放弃,只可惜此时天色已晚,无法请教他人。杨浦目光所及,见屋内堆砌如山的书籍,心中又燃起希望。既然不能问人,为何不自己看书学习。
一念及此,杨浦重新振作精神,埋头翻阅屋内书籍。屋里的书籍种类繁多,浩如星辰,杨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其中一本书册上找到了对应的原因——穴窍不通。
杨浦却是不愿放弃,再次在主脉内汇聚起灵气流。这一次,杨浦在灵气汇聚时,有意避开了阳池穴所在。刚开始时,灵气依旧流转顺利,很快便来到了另外一处穴窍——太白处。灵气到达太白之后,再次停滞不前,无法继续流转。
杨浦试了几次,与之前阳池穴的情况别无二致。杨浦心有不甘,再次绕开这两个穴位,打算另辟蹊径,这一次却是在关元穴被挡住了去路。
如此三番五次,杨浦折腾了一宿,体内十处大穴,竟然无一通畅。眼见天色渐明,杨浦便索性不再休息,一边反复吸纳灵气入体,一边等待天明。
天刚刚方亮,杨浦便离开山谷,一路循着记忆来到曹纯阳的小院门前。杨浦敲了敲门,听见曹纯阳答应之后,便迈步走了进去。
“哟,今日起的这么早?”
曹纯阳眼见杨浦眼圈发黑,有意逗弄他。杨浦无心理会,便将自己昨晚遇到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曹纯阳闻言皱了皱眉,轻轻将手贴在了杨浦背部。
杨浦只感觉一道洪流从后背涌入,一头扎进主脉之中。洪流流转迅速,很快便来到阳池穴所在,依旧是寸步难进。洪流数次尝试着冲击阳池穴,却也都无功而返。洪流无法,只得转入另外一条支脉,绕过阳池穴之后再次转入主脉,很快便到达神阙穴。
神阙穴也如阳池穴一般,洪流试过各种办法,依旧无法顺畅流转。如此反复,曹纯阳以自身精纯灵气游走于杨浦体内,却在十处大窍前皆无功而返。许久之后,曹纯阳收回手臂,一脸严峻。
“你可知何为十窍?”
杨浦点了点头,便将昨日从树上看到的十处穴窍名一一报了出来。
“修仙道法数有万千,人体内的大**窍也是数不胜数,灵气在经脉内流转的方式路径也是千差万别。只有这十处大穴乃乃修仙的根本,是灵气流转的必经之处。正因如此,才有十窍通,道法通这一说法。修仙界中也常常以十窍是否通畅来评定天资高低,上者十窍九通,中者七至八通,下者六通。”
“那我岂不是十窍不通?!”
曹纯阳见杨浦神情沮丧,知他心中困苦,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十窍不通者,为师还未曾亲见,想不到今日却是遇到了。不过,你年纪尚小,而穴窍之事,最是玄乎,不可用常理来推断,你也不必太过悲观。”
“为师听说布衣寺悔智大师未入道时,也只是十窍仅有三通之资。”
“那悔知大师现在如何?”
“现在啊?”
曹纯阳故作高深地笑道:“听闻此人,八年纳灵,一朝得入辟谷境,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年辟谷,两年化丹,三年结婴,短短六年便迈过了别人数十年才能迈过的坎。数年之前,更是听闻那悔智大师已经进入到凝神境。”
“求师父教我,如何才能像那悔知大师一样。”
曹纯阳摇了摇头,“那悔智大师本是奇人一名。他如何能有今日成就,为师至今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又如何教你。”
杨浦闻言脸色一黯,几欲放弃。却听见曹纯阳继续说道:“不过,听闻那悔智大师近日要来我神阳剑宗,也不知道到了何处。”
“师父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不过......”
曹纯阳话峰一转,脸色也是严肃下来,“不过修仙一事,最是考验人的心志。心志不坚者,多半途而废。不管结果如何,为师希望你能善始善终,切莫随意放弃。”
杨浦深深地行了弟子之礼,恭声说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杨浦回到自己居住的竹楼,再也坚持不住,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又是深夜,万物寂静无声,一个食盒静静地放在窗前,里面的饭菜已凉了多时。
杨浦正感饥饿,抓过食盒便狼吞虎咽起来。酒足饭饱之后,杨浦再次尝试一下,依旧一无所获。好在这次已有心里准备,倒也不觉得如何沮丧。失败之后,杨浦索性放弃,无所事事之余便到楼下看书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