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屈原有意花月无情,道不相同踌志难谋(2/2)
趁着楚怀王率军到北方(函谷关)打仗,屈原也就借故溜到“怀袖宫”去找郑贵妃聊天说事。有一日,屈原又到“怀袖宫”来,见到郑贵妃和丫环郑兰、郑菊在凉亭里看画聊天,屈原走过去一看,是一张楚国地图,随说:“贵妃也喜欢历史国家大事吗”?郑贵妃说:“是楚国的臣民百姓就应当关心楚国大事”。郑贵妃接着说:“屈大夫!我听说你博闻强记,明于事理,你能否把各国的地理画出来并标注地名吗”?屈原说:“可以!但不知用什么来画”。郑贵妃说:“屈大夫!那就有劳你用三尺绵帛画好送来我这里”。屈原说:“好”!郑贵妃说:“常听人说,屈大夫常常和怀王谈论国事,应对诸侯,未知屈大夫对方今天下有什么看法”。
屈原万万没有想到,郑贵妃会骤然问起这**和外交的大事,哪知郑贵妃是话里有因,想套出屈原的底细。其实,郑贵妃入宫不到三个月,早已知北宫屈容和东宫田蕙联合打击西宫的赢盈,而楚怀王的宗妹芈秀不仅是秦惠文王的宣妃、昭襄王子(以后的秦昭襄王)的生母,而且与北宫屈容以及屈原又是不和,常有磨擦。而屈氏三大夫(屈匄、屈庄、屈原)和上百万屈氏宗亲在楚国的势力也当真是非同小可。这两方的势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这就难怪楚国上下要分成亲齐和亲秦两大派,而两派势力在相互较劲过程彼起彼落,这就使得楚怀王在外交和军政大事上,不得不权衡各方利益,左右逢源。同时,郑袖也早已知道,屈原和苏秦同是齐威王的坐上客。
这屈原不明是理,便随口高谈阔论起来说:“当今天下,齐、楚、秦三国鼎立,秦乃虎狼之国,有并吞天下之心,楚国要与齐国结成联盟,合六国之兵以拒秦”。郑贵妃说:“哦!楚、齐结盟,那依你之见,是楚王大还是齐王大”?屈原说:“是齐王大,不!不!不!是怀王大”。郑贵妃说:“既然是怀王大,那么你认为齐王肯俯称臣吗”?
屈原说:“那不肯”。郑贵妃说:“既然不肯,又怎么联盟呢?俗话说:一山藏不了二虎,一潭容不了二龙”。屈原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楚、齐可以共同展嘛”!郑贵妃说:“齐国要展,往西是攻打魏、赵二国,往北是讨伐赵、燕二军,往南则是掠取宋、鲁之地,有哪一点与秦国有关呀?这齐军说到底,是在打击秦国还是打击魏、赵、燕、宋、鲁等国呀?不用唱高调,齐国的霸权天下与秦国一模一样,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除非齐国不展,除非齐国甘愿俯称臣,否则,不仅楚、齐二国,而且齐和魏、赵、韩、燕四国,哪来的联合抗秦基础呀”!郑袖的一席话,说得屈原无话可说。
郑贵妃接着说:“屈大夫!你为什么说楚、齐联盟,共同展,而不说楚、秦联盟,共同展呢”?屈原说:“贵妃!秦乃虎狼之国,有并吞八方之心”。郑贵妃说:“哦!秦乃虎狼之国,有并吞八方之心。难道齐就是羔羊之国,没有掠夺他人之志?据我所知,齐王三番五次挥军南下,不就是为了并吞泗上、淮北的十几个小国吗?只不过是争不过咱家大王而已。若不是咱家大王神武,百万楚军严阵以待,那齐王早就把鲁国和宋国灭了,早就挥师南下,饮马长江了。不就是打不过咱家大王的百万楚师吗?你说秦乃虎狼之国,合六国之兵以拒秦。可据我所知,现在的秦国,只不过拥有雍州、咸阳之地,整个秦国的总兵力最多六十万,所能对外常年征战的也只不过四十万兵而已,若是仅仅是为了抗拒秦国,我大楚**,有百万以上,莫非都是泥巴捏成的。区区四十万秦军,又何须合六国之兵”?
屈原说:“所以应趁秦国现在还未壮大,对它全力打击,把它消灭,等它壮大,那就难了,这叫养虎为祸”。只听郑贵妃嫣然一笑说:“区区六十万秦军,就把你和齐王、苏秦吓成这个样子,要抵抗秦国,现在齐国不是有大军七十万,赵国五十万,魏国五十几万,韩国四十几万,只要魏、韩二国真心联手,就可以打败秦国,三晋若是联盟,便可以打得秦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他们为什么不去联盟攻打秦国呀!这对他们可是生死悠关的大事哦”!屈原说:“这不就是各怀异图,不团结嘛”!郑贵妃说:“那你就让齐王率五十万大军去攻打秦国呀”!屈原说:“咱家大王不是霸王和盟主嘛”!郑贵妃说:“那我问你,盟主的话盟国听不听”?屈原说:“有关对秦军作战的部署和军事行动当然要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