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楚军六路大反攻,魏韩联军形如累卵(1/2)
七月八日,襄阳城内,楚国南宫王后郑袖站于昭明台,用楚怀王的兵符、令箭,向各路楚军将领发出全线出击的反攻诏令,诏令上说:“魏、韩无道!乘火打劫,掠我国土,杀我楚民.江汉军民,同仇敌忾,相继于襄阳、樊城、商南、西峡、南召,大败魏、韩三十七万入侵联军,仅仅十二天,楚**民一共歼灭魏军十四万四千名、韩军十四万人。公孙衍、韩当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魏、韩南下的侵略军,现在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各路楚军自七月九日开始,从洛阳到鄢陵,全线出击,向魏、韩军队发起全面反攻,不失时机的打击敌军,收复失地。我军的口号是:‘魏、韩投降!打到韩都、魏都去’!令唐蔑为主将、樊离为副将,率本部的四万楚军骑兵、十万楚军步兵收复宝丰、郏县、禹州、古城、陉山。然后兵分二路,一路由樊离率领,与司马昭滑合击汝州韩军,一路由唐蔑率领,与昭睢、景奎会合,夺取长葛。令昭睢、景翠率本部的九万楚军骑兵收复平顶山、襄城,到许昌与唐蔑、景奎二军,合击长葛的二十万魏、韩军队。许昌的三路军马以昭睢为统帅。令洛阳、新城的司马淖滑、熊彪率军收复汝州失地。令侯丑为大将,率十万大军驻守商邑、商南。令昭睢留守在商南的七万楚军步兵迅速赶回襄樊,沿途肃清郧西、郧县、十堰、丹江口一带甘茂留下的残兵余孽。然后,分兵二万驻扎于十堰市,五万回襄樊驻守,令邓通火速赶回襄樊领兵,不得有误”!
七月十日,楚将司马淖滑、熊彪、唐蔑、樊离、昭睢、景翠、景奎的六十万大军奉令全线出击,向魏、韩军队发起全面反攻。首先是楚将唐蔑、一接到王后郑袖的八百里快马令传,即与樊离各自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杀向禹州,而邓通则奉命率着二十四名轻装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回襄樊领命。逃到禹州的公孙衍闻讯唐蔑、樊离的二路大军杀来,知道自己的六千魏军骑兵、五万魏军步兵,怎么也抵挡不住唐蔑、樊离的四万楚军骑兵、十万楚军步兵的攻击,急忙下令放弃禹州,率着军队逃到长葛。于是,唐蔑、樊离的二路楚军兵不见血,不费吹灰之力,仅在三天的时间内,便先后收复了宝丰、郏县、禹州、古城、陉山的全部失地。
七月十四日,唐蔑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驻扎于古城,这里距长葛大约二十里路,而樊离则奉命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西进汝州。同是在这一天,昭睢、景翠的九万楚军骑兵,从南召出发,分二路奔向平顶山和襄城。南召到平顶山虽然是七十多里路,但昭睢、景翠的楚军全部是骑兵,二个多小时便可奔到。平顶山和襄城只有数千名魏军把守,昭睢、景翠的骑兵未到,他们便都弃城往北逃命去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逃不过楚军骑兵的追击。昭睢、景翠的九万楚军骑兵便于七月十二日,驰至灵井镇和尚集镇驻扎,与守护在许昌的景奎的十五万楚军会合。
七月十四日,昭睢、景翠、景奎随各自率领四万楚军骑兵、四万楚军步兵,分别驻扎在石固镇、苏桥镇和小召乡,而唐蔑的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则向东推至坡胡镇,四路楚军将士,准备合击长葛的魏、韩联军。
也是在七月十日,司马淖滑、熊彪接到王后郑袖的八百里快马的命令,随分兵二路向魏、韩军队发起攻击。这时,司马淖滑、熊彪共有四万三千楚军骑兵,十四万楚军步兵。其中,新安驻有一千楚军骑兵、一万楚军步兵,孟津驻有二千楚军骑兵、二万楚军步兵。熊彪率领二万楚军骑兵、六万楚军步兵在偃师,与魏章的八万魏军对峙。司马淖滑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驻守伊川,对抗汝州和宜阳的八万韩军。
几天前,韩当带着二千韩军骑兵、二万韩军步兵败逃回汝阳,司马淖滑、熊彪就已经知道公孙衍、韩当惨败而回,三十万南下的魏、韩军队所剩无几。伊川、偃师楚军闻讯,士气更是高涨,司马淖滑、熊彪,正在筹划怎样打击汝州的韩军,及至接到郑袖传来的命令,知道唐蔑分兵,由樊离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合击汝州的韩军。因此,司马淖滑随留下一万楚军步兵把守伊川,亲自率领二万楚军骑兵、四万楚军步兵南下攻打汝阳。韩当闻讯,自知楚军势大,无法抵挡,便自动放弃汝阳,率着二千韩军骑兵、二万韩军步兵急忙撤往汝州。
这时,在汝州的韩军便一下子变成了一万二千骑兵、六万步兵,韩当正想组织反攻,探马来报说:“楚将樊离率领二万楚军骑兵、五万楚军步兵从禹州开来,马、步二军均已到达磨街乡”。韩当闻报大惊,急忙下令加固工事,准备坚守阵地,抵抗楚军的攻击。司马淖滑闻讯樊离的军队已经到了磨街乡,离汝州还有四十里路,便率领大军向汝州挺进,准备与樊离的楚军合击汝州的七万韩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