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行 第二节(2/2)
平凉府尹潘雨亭早就盼着夏峻回来,日日派人探着,刚一接到他回来的消息,立刻派了四个衙役请他来吃酒议事。夏峻照例打了赏,答复道:“我刚到平凉,这几日旅途劳顿,今日有些乏了,告个假,明天晚上我在鸿宾楼设宴,请府尹大人恕罪。”
鸿宾楼是平凉府最大的酒楼,就位于泾河河畔。泾河河水清澈,水流湍急,绵延数百里的范围内,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百花争妍,鸟雀嘤嘤。夏峻选择此地建筑酒楼,正是看中了周围的环境优美。另一方面,泾河以清澈著称,奔流千里与混浊的渭河相汇,仍能见到它清澈的一半,“泾渭分明”的成语便由此而生。夏峻也借此意来表示自己为人一清二白、刚正不阿,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若是以第一次来平凉的外乡人看来,鸿宾楼虽然布置的金碧辉煌,但与一般的高级酒楼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进去吃酒设宴。但本地人都知道,鸿宾楼之所以在平凉开了那么多年,生意越做越红火,其中的秘诀却是酒楼后面深藏着的别院。听说这个别院只有身份显赫的人才能受邀进入,而一般的土财主即便出再多的银子也休想窥其一斑。正由于并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别院的真面目,而进过别院的人也断然不会跟那些市井人乱嚼舌头,因此这鸿宾楼的别院也就越传越玄乎。
平凉府尹潘雨亭自是这别院的常客,在这里议事甚至比在自己的府里更安全,心里也更踏实,因此他虽然嘴上常常喊着要请夏峻到府上吃酒,但最后大半是以到此处告终。第二天刚过申时,潘雨亭就早早的来到鸿宾楼。鸿宾楼的掌柜老孙见是贵客,不敢怠慢,连忙将他往里让。
潘雨亭也并不客气,哼了一声,大步流星就径直往里面走,左转右拐来到一个院落,只见这院落有山有池,池中一条回廊曲曲折折通向东南角的一座小楼,那小楼为独栋的二层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毛竹中,又被高大的院墙与外界阻隔,外人哪里知道,这高高的围墙后面乃是一番苏州园林的景象,幽静而典雅。这院子叫做苏州园,潘雨亭本是江南人,对这苏州园自是情有独钟,自打他来过以后,这里就再没接待过别人。小楼本叫听雨轩,由于犯了府尹大人的名讳,就被改为了听风阁,这一改反倒恰切,平凉这地方雨声难得一听,风声却着实不少。
老孙一路小跑跟着进来,满脸掬笑,旁边的丫鬟婆子不用招呼,早把茶水倒好,干鲜的果子点心摆了八样。老孙见潘老爷来得急,脸上带着不悦,不敢怠慢,忙赔笑道:“大人今天怎么有兴致来坐坐,要不要招几个姑娘给唱几小曲?”
潘雨亭道:“老孙你休要胡说八道,你看大人我像是有兴致来听唱小曲的么?赶快把你家主子给我找来,我现在看见他比看见什么美女都来精神。”
老孙伺候这些达官贵人伺候多了,知道这些假道学往往嘴上一套实际一套,真的让姑娘们招呼好了,到晚上都舍不得走,因道:“大人莫急,我这就派人去请我家主人,您也不忙在一时,听风阁的姑娘们为了迎接大人,准备了个新节目,有个新来的姑娘叫做水芙蓉,模样好、身段好、舞蹈好、歌喉好,准保大人喜欢。”说完使了个眼色,丫鬟们连忙下去安排。
不多时来了五个婀娜女子,当中的一个显不是中原女子,却着一身中土江南人的服饰,只见她髻高束,云鬓乱堆,娥眉轻挑,杏眼迷离,肌似琼琼羊脂,口赛点点红樱,柳腰微展,莲步轻移,尚未有一歌半舞,仅是这举手投足已经看得潘雨亭浑身酥,心旌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