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破鼓怎能敲正声(1/2)
从一个人的经历来看,天资与禀赋并不能决定他会从事什么职业,而他的个性和能力却在“做什么”中能“做成什么样”起着重要作用。
追求“人性的圆满”,从头至尾都注定是一场遗憾。一向谨慎不足,勇气有余的曹操,想做官想疯了,连小小的北部尉都能让他急不可待。
明知有风暴还要出海,等于跟自己过不去。曹嵩急急地来找他,脸上还印着席痕,像受了噩梦的惊吓:你必须放弃北部尉,我再想办法给你谋个安全的职位。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窗,曹操的思绪被父亲的声音撞碎。他放下竹简,不耐烦地看了曹嵩一眼:父亲,您多虑了。这是在洛阳,就这么畏首畏尾。若到了外地,贫穷、盗贼多了去了。
曹嵩叹口气,曹操理解的安全跟他所料的不是一回事,也不想多解释:你不懂,恰恰京官难当。区区北部尉的年俸也就二三百石,日子过得紧凑点,总还能养得起你。
撒谎哭穷的曹嵩,意味复杂地看了看儿子的反应。这小子不是有些方面笨,是处处都笨,对钱财尤其不敏感,从来都不知道他这个当父亲的是那么地有钱。
曹操无奈地仰望屋顶:我在乎的不是俸禄多少,是做事的机会。若拈轻怕重,以后怎么好意思再找人举荐?
曹嵩被呛得愣住,说得也是,谁喜欢提携奸猾精诡的人,只得答应让他去试试。不过有一条,保位而已,混日子就行,时机一到,立马走人。
终于谋到职位,曹操特地探望桥玄,没想到他老人家刚毕业不久,在洛阳东部1干过大半年。东部高官居多,桥玄到任一律严格执法,没多久就被赶往外地任职。
曹操问他在权贵盘踞的地方当官有什么心得,桥玄感叹:若人生倒回,我也不后悔当初的坚持。决不能因为想保住官帽就徇私枉法,讨好的只是一群作奸犯科之人,得罪的却是天地良心。
曹操深拜:请先生放心,学生此去北部,绝不为虎狼所驱。
桥玄颇有心得地说:面对恶人,就像遇到狼群。你退它进,你勇它畏。做官也一样,高举正义之剑,方能勇往直前。
明天就要上任,兴奋得一夜醒来五六次的曹操,梦里听到有声音叫他的姓氏,后面还连着职位,笑得丁蕙推醒了他。
鸡叫头遍时,曹嵩已经起身,逐一帮儿子的官服、印绶、腰带、小布包仔细整理,接着又发表长时间的叮咛。再三强调什么人不能得罪,哪些事情要注意……你也就是去报个到,早饔回来吃,下午不用去……
曹操根本就没听,根据经验只在结尾处点下头。
刚出校门不久的他一心想有所作为,总觉得在太学学的那套已经足够应对职场艰险。正如桥玄所说,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何况在天子脚下,北部乱,能乱到哪儿去?
实际上学生毕业后直接做官,历朝历代都有这样那样的笑话和问题。这群年轻人,满脑子充斥着刻板的概念,实际运用起来却总与现实脱离,就像拿着锄头砌墙。
再流传千百年的经典名著里,也不会教他们如何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遇到困难就像初学杀猪的刽子手,拿着匕首对着嗷嗷狂叫的猪无从下刀。已经就业的邻居袁绍就因为一副学院做派,跟上司闹出不少矛盾。还有其他学生官们的尴尬,不一而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