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644 > 第195章热气球项目被叫停

第195章热气球项目被叫停(2/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泉手链 凤诀 返回2001 烈火猴心 谍海沉浮 武林风之半江瑟瑟半江红 科技武皇 八方武神 八戒传说 某提督的提督之旅

“还有就是我感觉在不同的高度,风向与风速都略有差异。”郭胜说道。

为了足够详细采集试验数据,这艘热气球上,除了安装有温度计,风向、风速测试仪外,还安装了最新从西方引进的神奇检测装置:气压高度计。

气压高度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检测出仪器距离地面的高度。

气压高度计的发明者,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于1643年底发明出来的。

当初李鸿飞想要上马热气球项目时,就曾派人留意过欧洲的各项发明,并很快知晓了气压高度计的事情。

虽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没有接受大明的邀请,前往大明“淘金”,但人家也算慷慨,将气压高度计的制造方法,悉数传给了大明科学家。

这也难怪,欧洲正在进行文艺复兴,科学家为了打破传统思想,一旦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便会第一时间公开,用以对抗那些守旧势力,就算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不愿传授华夏人,但只要花谢时间,也能从他发表的论文中,找到制作方法。

这个时期的欧洲,任何科研技术都是公开透明的,不像华夏那般藏拙,甚至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保守思想。

可以说大明再不进行改革,即使没有满清这个威胁,科技发展也很快会落入下风。

好吧,话题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郭胜之前所谈论的问题。

因为有了高度计,郭胜等人除了感觉气球上升越高,周围温度越低之外,对于风向与风速的感觉也十分明显。

起初他们还以为只是风力正常衰减或者增加,所以并未在意。

但后来随着不断上升与下降,感觉也开始越来越明显。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记录各个高度的风力风向运行轨迹,最终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高度一百米与两百米的风速、风向有不少区别,甚至高度相差越大,这种区别越明显,而回到先前的高度后,即使有所不同,但区别却很细微。

由此,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不同高度、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风向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热气球没有方向舵,它的运动方向必须是随风而行,所以想调整方向,就需寻找不同的风层,只有经验老道的驾驶员,才能很好地控制热气球的飞行轨迹。

像郭胜这样的新手,误差十里算是很正常了。

“李大人,其实经过这次飞行,我发觉这热气球难以掌控,而且想要远距离飞行,还得看天气情况,除了用于炮兵测绘,便再难有多大的军事用途了。”飞天的热情消退,郭胜开始正视起了热气球的不足。

没飞之前,郭胜还对这种新式装备信心满满,但等他真正飞过一次后,心情很快跌落下来。

运载能力确实增强了,李鸿飞当初所说的空中投弹也确实可以实现,但无法掌控飞行轨迹这一点,就将以上的好处全部否决了。

就拿投弹来说,没法准确飞到敌军上空,就算运载能力再强,那也是浪费弹药。

而且这玩意儿就像象棋里的卒子,只进不退,一个冲锋就进入到敌人的地盘,除非你永远不落地,绕地球一圈再回来,否则以热气球这样醒目的目标,落地必死无疑。

不仅是热气球,滑翔机这种没有发动机的飞行器,也没多大军事用途,甚至还不如骑兵冲锋。

“早知道空军是这样一堆破烂玩意儿,还不如去指挥自己的第一军呢!”郭胜暗暗想到。

因为他听闻国防部想要将第一军,打造成全骑兵部队,这心里已经开始痒痒起来了。

“怎么,后悔接手空军了?”李鸿飞猜到了郭胜所想。

“这个也谈不上后悔,只是空军的兄弟们,都是精兵强将,窝在这里没法形成战斗力,确实是可惜了。”郭胜委婉地说道。

他不能说自己不想待在这里,只能拿手底下一众士兵打掩护。

“空军有空军的优势,别的不说,单就热气球的高空渗透能力,以及震慑力,就不是一般地面部队能相提并论的,远距离飞行有误差很正常,但如果是四面困守的坚城,让你从城外顺风突入城中,并投掷炸弹,这也会有误差?哪怕你误差再大,只要有一枚炸弹能炸到敌方军营,其造成的震慑,不亚于几十门重炮!”李鸿飞说道。

能一直沿用几百年的军事装备,几乎没有什么是鸡肋的,就算热气球在后世只能沦为民用装备,那也是因为出现了可以克制它的新式装备而已。

在现今的大明,乃至于整个世界,一款能在天上飞行的军事装备,无疑是霸主级别的存在,神兵天降,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说,但对敌人内心深处的打击,远比几十万大军来得更加震撼。

郭胜等人对热气球不感冒,那是因为他们太过了解这种装备了,未知,才是令人恐惧的存在。

“大人教训得是,末将明白了,从今往后,末将会命手下士兵,加强对热气球的驾驶训练!”郭胜赶紧保证道。

“其实,热气球只是一个过渡产品,我并不会下令生产太多,大明空军真正的装备是飞艇!”打压一番郭胜后,李鸿飞顺势抛出另一个研发项目。

“飞艇?”郭胜不明所以。

别说是他,此时就连周围的科研人员,也没听过这种东西。

“没错,就是飞艇。热气球到现在,已经算是趋于成熟,没有多大改进空间,可以考虑停止研究了。倒是这飞艇,它才是我大明空军目前真正需要的装备,诸位还需多多努力啊!”李鸿飞对在场的研究人员说道。

“轰”

这下,一旁的研究人员彻底炸开了锅。

耗费了四五年时间,花费了大笔资金,刚刚才让这热气球完成首航。

如今李鸿飞一句话,却要停止对热气球的研究,改为上马其它飞行器,虽然热气球首航出现了不少状况,但也用不着立马叫停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