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清 > 第三十三章 郭六

第三十三章 郭六(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级讨逆系统 大明逍遥攻略 综漫之灵魂收割者 阴阳禁忌 鬼仙大人,求嫁! 南华剑客 末世之男神配女神 韩娱之开车 娱乐之另类明星 证道仙魔

军营的校场上,杨铁带着本哨二十个士兵站成三排,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枝火铳,腰间各挎着两只皮口袋,一个装枪药,另一个装铅子,火铳全是老式的火绳枪,虽然李克清也想弄些更为先进的燧发枪过来组装火铳队,可是寻遍了周边乡村也只找了这些火绳枪。

所谓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击发铅子,而火绳枪相对于更为先进的燧发枪有许多劣势,例如在临战之前,士兵往往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如果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于不能发射,并且火绳枪的射击程序复杂,射击精度和射程也不如燧发枪。

而燧发枪的出现则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因此逐渐取代了火绳枪。

虽然此时的满清已经装备有不少燧发枪,不过这些燧发枪大多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八旗军手中,大多数汉军绿营兵和民间的百姓仍然使用老式的火绳枪。

士兵们端着火铳一个个撇眉眯眼,神色颇有些怪异,在距离前排士兵的不远处,大概二十步的地方,一块块大木板立在地上。

为了贴合这个时代清军普遍穿着的棉甲,李克清特意在木板上面裹了几层棉被,棉被的外层还镶嵌着几块薄铁片。

随着杨铁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按照教官齐林所教授的那样,打开火铳上方的药池,然后将火药按照大概比例倒进枪膛里,再塞进去一颗铅弹,最后用一根长长的通条将铅弹顶进枪管。

从士兵们一开始装弹,李克清就开始默默计算着装填所需的时间,有些手脚利落些的士兵光装填就用去十多息的时间,然后用通条捣实后,点燃火绳瞄准花费了近二十息时间,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到位,竟然耗费了近三十息的功夫,也就是说一分多钟过去了,并且还是速度比较快的士兵,有些慢手慢脚的士兵花上两三分钟才能做好击发准备也不稀奇。

装填如此麻烦,却是大大出乎李克清的意料,就算是经过多年严格训练的士兵,估计也快不了多少,再训练了几次装药之后,正式的射击训练正式开始。

“第一排,举铳,瞄准!”

杨铁一声大喝,第一排士兵纷纷举枪对准前方。

“开火!”

随着杨铁一声令下,第一排士兵纷纷点燃火绳,“砰砰砰”一阵白烟腾起。

“第二排,开火!”

“第三排,开火!”

“砰砰砰”

随着三排士兵射击完毕,登时士兵们身前就弥漫了一层白烟,待白烟散去,其余在场军官便纷纷跑到标靶前查勘。

“真厉害,连铁片全都击穿了。”

“这背后的木板也被打透了呢!”

李克清闻言也走到标靶前,定睛看去,一块块铁片上布满了小孔,里面的棉被上更是已经被铅丸射出了一个个黄豆般大小的洞,最里面的木板更是碎裂了不少,木屑散的地上到处都是。

要是这铅子打在人身上,任其武功再高,也能使其丧失战斗力。

怪不得鞑子皇帝要千方百计的限制火器的发展,要是成千上万的汉人农民有了这些火器,任八旗兵骑射武艺再高,刀枪弓箭使得再好,也能被一个丝毫不会武艺的孩童杀死。

这也就是为什么火枪最终会取代大刀长矛和骑射了,随便拉出个几万平民,训练上几个月给把火枪,排出齐射方阵就可以抵的上花上好几年时间挑选训练,大量的银子打造装备,练出来的冷兵器部队,这个成本是相当低的,而且能快速成军,也就是所谓工业化流水线对家庭小作坊的优势所在。

“看来得抓紧建立火铳工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