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尊王攘夷(1/2)
少帅大婚后携公主正室第一次回燕京这样的大事在北疆二省可不止是高层知道中下层的官吏和军官也都是清楚得很的。
北疆自然也是大魏天下但显然在这两省中帅令比圣旨更有效所以少帅大婚之喜绝不仅仅是他个人之喜也是整个北疆云家辖区内官员们的“同喜”。
云铮这支队伍一路北上不论经过那个县、府其县令、知府莫不亲自率队在边界处相迎然后带着人在自己辖区内领路一直礼送到下个同僚相迎的地方才千喜万贺地告辞而去。云铮心里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排场在前世他就很反感这样把婚事大操大办的他觉得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这种喜悦和快乐别人其实也分享不了搞这些场面纯粹的吃饱了没事干浪费时间。但是他没有选择他是云家的少帅他大婚之后第一次携妻回燕京这些人过来接接送送乃是作为下级的习惯是中国几千年官场的惯例。云铮身份当然足够高贵他是可以抱着“你们爱接送就接送老子反正一个都不见”的态度对待的但他没有这么做他仍然和每一个前来接送的府县主要官员“亲切交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解并且对每一个人都温言勉慰了一番高度评价了他们为北疆的安定繁荣做出的贡献等等。他固然每说一次这样的话都会觉得心情郁闷而且纠结但身为大帅世子今后的北疆总督这些话他必须会说、能说、当成真的一样说。
这样一来云铮的队伍自然也就快不了每日的行程都只有那么一点点用带队骑兵千夫长陈子俊的话来说就是“迅捷如龟”。迅捷这个词即便不用在闪电上起码也得是个兔子豹子之类但陈子俊如此抱怨说迅捷如龟可见这个队伍已经慢到了什么程度。
云铮的队伍到达的河间府的时候时间竟然已经过了个把月。这一路来云铮不断地跟沿途官员交流虽然让他有些不自在但自问收获不小至少在他云少帅武能夺冠全军之后又用温文尔雅的待人处事让治下大多官员了解到自己今后的大帅是个什么样的人。
沿途官员对礼贤下士的云少帅极有好感归结起来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武而不暴勇而尚文。并且对于以前盛传少帅虽然武功极高但为人高傲难以接近的话嗤之以鼻。——拍着自己肩膀问自己“工作可有难处?”、“不要有包袱放手去做!”、“你们的责任重大事情繁杂我能理解。”这样的少帅也叫为人高傲难以接近?扯哪一年的咸鸭蛋!
云铮若是知道自己这一番动作下来就能得到这么多基层官员的好感恐怕就不会那么郁闷而要仰天长啸然后慨然喊上一嗓子“理解万岁”了。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可不像后世的官员那般整天一有事就被领导“亲切关怀”的。云铮这样的举动在这个时代那可是很少见的效果当然也就比他想象的要大了许多只是他尚不自知罢了。
他的这番做法就连林玉妍都觉得有些奇怪了大魏的政治体制里头吏部和兵部跟其他朝代有些差异。吏部对于四大总督区的官员拥有直接任命权的只有布政使、按察使和知州三个。总督区内最高一级的巡抚(总督基本世袭不算)和最低一级的知县都是中央与总督商议的结果。而兵部对四大总督区没有直接管辖权只负责提供其在册兵力的武器装备各区粮饷自筹生大战时由中央酌情给饷。所以云铮这一路而来所见的官员里头实际上只有诸位协指挥使(管理一卫军户编制的主官类似后勤军官管预备役和征兵不管打仗成为协指挥使。)和县级官员是云家的“自己人”其余诸位知府却都是朝廷的人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面对林玉妍的疑惑云铮呵呵一笑:“我也不过是效桓公旧事而已。”
所谓桓公旧事是指《新序?杂事》载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齐桓公却颇有耐心他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土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这桓公旧事与云铮的做法其实并不相同但意思却是一样的就是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派头来让下面的官员觉得自己这个上峰还是很好说话、很关心下面情况的。
林玉妍听了云铮的话想起父皇的猜疑虽然她有心避开皇室和云家实际存在的矛盾但林云两家其实外热内冷这是高层尽知的事实林玉妍虽然不想因为这些事情破坏自己跟云铮的感情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夫君可欲效法桓公?”
云铮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林玉妍的意思看着她带着期望的脸心中轻叹一声却点点头:“妍儿如何看待桓公?另外依妍儿看为夫是否该效法桓公?”
林玉妍巧然一笑:“可是妍儿先问夫君的哦。”
云铮捏了捏她的鼻尖呵呵一笑:“好吧我先说。我以为桓公之齐国于宗周天下有大利。”他拿过一个橘子将橘子剥开道:“这个橘子便是大周天下不论里头分为多少个橘子瓣但只要它们仍在这整个橘子皮之下这个橘子就还是一个整体。实际上这个橘子的每一瓣橘子都不具备独立出去的能耐它们必须让这块橘子皮围着它们它们才能存活。但反过来说如果橘子皮没有了橘子瓣所有的橘子瓣都出去了那这个橘子皮也就没有用了。”
看见林玉妍蹙眉思索云铮放下橘子继续道:“说回桓公齐桓公在我看来有大利于周是因为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全局而齐桓公实力强大却坚持了一个有利于大周的原则:‘尊王攘夷’。所以有桓公比没有桓公对于周天子来说定然是前者更好。”
林玉妍一听就明白了云铮的意思:齐桓公执政以后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尊天子而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从这些情况来看尊王攘夷的齐国根本就是周天子的保护神周天子有名无实管不得事大家不怕他齐国站出来说:小样敢不听老大的话?老子代老大扁你!有外人跑来砸场子周天子手头无兵屁都不敢放一个任自己小弟挨揍齐国又跳出来大吼一声:“弟兄们有人砸场子跟老子操家伙干他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