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大水冲了龙王庙(2/2)
最后郑军认为潘总只属于具有犯罪动机,没有做出危害社会的事为由,交了五百的罚款,放了出来。郑军和潘总一路出了警察局,然后坐上了同一辆出租。去了同一个茶楼。
郑军说:“在这节骨眼上你还是小心点。”
潘总说:“这事怎么你也管。”
郑军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清楚,在臭味相投的潘总面前也没什么好掩饰。
潘总说:“你娃缺德,你这一招给国家造成好大的负担,人家凭体力挣前也挨着你了。”郑军说:“我也是身不由己。”
潘总说:“钱还我。”
郑军匪夷所思的说:“什么钱。”
“刚刚的罚款。”潘总气愤的说道。
郑军说:“钱又没进我的腰包,都上交了罚款。”
潘总说:“你少废话,数不知道这事能捞不少好处,连我的你也要。”郑军确实没捞到好处,不是捞不到,也不是不想,前途光明的他不能鼠目寸光,几个小钱不能毁了美好的未来。潘总说:“不拿钱是不是,我叫韩晨明天在杂志上给你登个头版,应该很火。”郑军郁闷的将自己包里的钱摸了五百给了潘总。
潘总接过钱乐呵呵的说:“今晚去请客。”
事后我们说潘总不仁义,别人把你捞出来,你还倒打一耙。
潘总说:“谁叫他一天吃多了没事干,扫黄,扫了多少兄弟姐妹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一气之下,潘总又飞回了广东。
老陈在家做起了全职保姆,齐璐的不冷不热让老陈对生活的态度千转百变。曾经的老陈可算是斗志昂扬、心比天高。他勉励自己“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老陈去年还规划着人生的道路。大家都在为老陈的诡异生活担忧,老陈却喜笑颜开的说:“兄弟们我可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你们要好自为之啊。”
皮笑肉不笑的老陈当上家庭主男,更多的是逼上梁山,每天窝在家里,做着“锅碗瓢盆”的琐事,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岳父岳母的教育。让老陈对生活顿失信心,只有当小陈哭哭啼啼要吃东西的时候,老陈又觉得一切都值了,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一种责任感悠然而生,老陈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用等死。必须去博一博。
老陈将心爱的小陈寄养在父母家,上午老陈送到父母家,自己去找工作。齐璐下班之后再去接回来。有时候忙的时候齐璐边跑边揉搓着两个装满资源的**,喂完奶又得往单位跑。小陈也在饱一顿饥一顿的情况下茁壮成长。老陈也是知道小陈这悠悠岁月,老陈还深知要改变和齐璐之间的关系,必须得挣钱,而且是大把大把的赚钱,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男人。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要撑起半边天,应该是撑起整片天空。
现在的大学生况且不好找工作,像老陈这样过时的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现在街上的待业青年相比两年之前又翻了一番,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快。而且待业人员中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枚不胜举、数不胜数。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时代抢饭碗撞得头破血流顶多唰唰盘子。
老陈认为这个时代去找工作完全是不理智的表现,而老陈心中已经有了另外一个打算:自主创业、自立门户、自食其力。
老陈主动打电话约我们出来,这是两年来的第一次,我和鱼P就算在忙也得参加。赶到现场时,各自叫了一碗面条。吃完面老陈用筷子敲打着桌上掉着的一片辣椒,说出了目的。我问老陈准备做什么生意。老陈说先借本,别管做什么,半年左右我就还给你们。我们说需要好多。老陈扔下敲辣椒的筷子:上不封顶,下不封底。你能借出来多少我就要多少。我说我只能借给你五千。鱼P说也只能借这么多。老陈说我知道哥们手头也不宽裕,不过行了。不够的我在找亲戚借点。就这样老陈揣着三两万下了海,一个月过去了,我也没见老陈弄出个什么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