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下一步计划(2/2)
就算所有的设备和部件都让胡扬一人完成,成本至少也要几十亿,这远远超过了地心科技所能承载的资金量。
想要将核电站卖出去,地心科技就必须亲身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而想要证明这点,地心科技就必须花费大量资金来亲自建造一座核电站。
说来说去,又说到钱的问题上了。
没钱,寸步难行啊!
得,看来还是得靠民用科技产品来继续聚拢资金。胡扬无奈的撇了撇嘴。
民用科技,不外乎围绕着衣食住行以及健康、通讯等几方面。
而九月过后,天气就会渐渐变冷,也到了全国雾霾的高发时段。
那么自己能不能推出一款针对这两方面的科技产品呢。
家用空气净化器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种类了,并且净化效果也非常不错。地心科技此时才进入这个市场,不容易做出新成绩来。
但是公用空气净化器就不同了。
说到底,只要外面的雾霾被解决了,家里也就根本用不着空气净化器。
在污染源没有被政府取缔之前,能够解决雾霾的最终办法,只能是使用大功率的室外空气净化器。
平原城市还好,只要来一阵风,第二天空气质量就能达标。
但某些地形特殊的地方,比如家乡蓉城。那里是一片盆地,雾霾进来容易,再想出去就变得异常困难。
更可恨的是,天杀的华石化在蓉城旁边修建了一座年产80万吨聚乙烯的化工厂。蓉城的蓝天白云,从此再也不见。
胡扬不知道这些人在修建之前,有没有好好儿的研究过巴蜀省的地理以及环境污染的原理,也不想知道这其中究竟牵扯到多少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既然事关自己的家乡,胡扬决定在未来亲自摧毁这一座污染了整个天府之国的罪魁祸首。
唉,现在还是尽快发展自己的实力吧。
胡扬在心中给公用空气净化器画了一个圈。
这个产品虽说设想非常好,但能不能畅销,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态度和采购力度,和民众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胡扬不想做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所以暂时将它记在心里,放在一旁。
再来考虑温度的方面。
近年来,由于厄尔尼洛和拉尼娜现象,华国的极端天气出现得愈发频繁起来,夏天更加炎热,冬天异常寒冷。远在东北的人们在冬天的感受最为切身,甚至大部分老人要到琼州省去过冬,不然冬天就彻底过不去了。
炎热和寒冷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胡扬原本是想搜索出类似于保暖衣这样的衣物类产品,但他却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东西。
温度调节胸针!
这个玩意大概半径3cm左右,可以佩戴在胸前。当开启功能时,它能在人体表面形成一道屏障,屏障内部的温度可以任意调节,让使用者随时都能处在一个舒适的温度之中。
可以说这东西的功能非常强大,而且采用的是太阳能充电,非常方便。
不过对于这件产品来说,一个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电池。
电池的容量,决定了它能否被大众接受。
它的微小体积,注定了它不能使用太大的电池。如果依旧使用现目前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它最多只能坚持使用二十分钟。二十分钟能拿来干嘛?
电池是个大问题啊!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来。以上的想法相辅相成,层层叠进。而最底下的第一步,便是要解决电池的问题。
接下来,是时候革新电池技术了。
胡扬抿了抿嘴巴,缓缓闭上了眼睛。
ps:昨晚我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你们信不……
唉,算了,什么都不说了。今天至少更新八千字起!
最近蓉城的空气质量指数平均超过200,而我学校所在的天府之国某城市也平均超过170,可以说呼吸都能感觉到那种苦涩的味道。
说实话,我学的就是环境工程专业。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政府不主动采取强制取缔污染源的措施,环境问题真心没法治了。
你们以为首都的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吗?就像文中说的那样,首都的雾霾,一阵风就吹没了。而蓉城的雾霾,只能靠下雨。前些日子,蓉城的空气污染指数位居世界第三!
当年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蓉城天还是蓝的。但当一座巨型化工厂在民众巨大的反对声中建立起来时,天府之国从此名不副实了。我记得当时初一的时候,连学校老师都在商量着要上街和民众一起游行,要求不准在蓉城附近建造化工厂,不过这件事不知为什么没了后续。
刚刚我在网上看到巴蜀频道的一则广告宣传片,说蓉城是一座神仙住的城市。从这烟雾缭绕的场景上来看,还真他喵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