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5章 论民族的运气(2/2)
孙传庭和卢象升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文官掌兵,都是明末时期明廷最后的希望,都是悲情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被神级猪队友崇祯活活坑死的!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风云生。
家居绝塞爱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
…………………………
急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侈马流汗。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呻吟,撅起长刀忽长叹。古来得失由谁算?我今不死非英雄!
…………………………
…………………………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
…………………………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
…………………………
这是明末复社诗人吴伟业为孙传庭写的《雁门尚书行》,诗中所言“催军还用松山箭”的典故,说的是崇祯催促洪承畴冒险出击导致松山惨败的前车之鉴,不料在孙传庭身上重蹈覆辙,但是洪承畴战败投降当了汉奸崇祯却亲自祭祀,而孙传庭战死沙场却连到赠荫都未得到……
同为明末之重将,如此差别待遇,已然不足用“齿冷”而形容了,纵观铁血大明的末路,崇祯和杨嗣昌这两大蠢货的名字就应该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容不得丝毫不同意见,崇祯能对这样人品低劣的首辅信任有加,这眼光也是没谁了(这货算不上只爱听马屁的蠢蛋,也有振奋之心,可奇怪的是他总是对会坑他的智障信任有加全力支持,反而对真正可以帮他的人才猜疑不断百般压制各种拖后腿,如此“识人之明”也称的上是反向指标了——崇祯说谁行……那他肯定是真的不行!)
一生功业,最终落得生死李自成之手,对于孙传庭来说可能是一个最大的黑色幽默,毕竟对于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来说,他可能才是真正的克星,威胁犹在卢阎王之上。如同卢象升一般,孙传庭也是将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挨个吊打一边,但是和卢象升不同,他做到了对方没做到的事情——闯王还有拓养坤都是死于孙传庭之手,这两人中闯王是民军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蝎子块则是民军中人数最多的,他们的先后丧生,可见对当时农民军的打击。
所以孙传庭最终被逼着仓促出兵并身死沙场,最开心的肯定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他们没做到的事情崇祯终于帮他们做到了!而随着孙传庭的兵败身亡,明朝也失去了它最后的一根擎天之柱,终于无奈的走向了终途。
当然了,早在熊廷弼、袁承焕身死的时候,大明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注定了,或者说当崇祯继位登基的那一刻起,这件事情就已经注定了。
不得不又一次感慨女真人的运气,当他们又一次处在历史拐点的时候,他们最大的对手偏偏出现了最大的乌龙,猪队友在关键时候的登基变成了他们最终杀入中原的一大契机,纵观华夏五千年,有这样的运气的民族也是没谁了。
刚好碰到天可汗在位的突厥人直接哭昏在厕所里,那哥们的位置还是自己杀兄戮弟抢来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