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3章 艺术家和……弱势群体?(上)(1/2)
“艺术”这东西,在懂行的人眼中那是其乐无穷,在不懂行的人眼中就是枯燥乏味了。就好比去看个芭蕾,懂行的可以欣赏出很多味道,不懂行的就只知道黑天鹅的32圈旋转以及那些白花花的大腿了。
木雕也是一样……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酷u0匠《网首/发t\
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由于保存的困难现今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
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
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就有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是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
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是古代木雕艺术的一个高峰。
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各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而最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
对于木雕,丁默是不懂的,不过不懂归不懂,看热闹他总是会的,眼前这个木雕小人形象逼真,手法精致,看上去材质只是一般,可是却微微泛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光芒,入手之处柔滑细腻,明明是实木质地没有任何涂层,可是摸上去却好像涂了一层清漆一般。
他是不懂木雕,但是不代表他能不能看出这件东西的好坏,虽然说不出道道,可是丁默非常相信,这位聋哑老人王伯的作品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你说原因?因为他自己就很喜欢啊!
丁默坚信自己是一个三观正确有着健全审美观的好孩子,他喜欢的东西当然大多数人都会喜欢了(囧)!所以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是不是也能成为一种“艺术品”或者简单的讲……一种“商品”呢?
黄杨庄现在就有一个画室,如果再修建一个“雕刻室”,或者索性重新改装一下?轻轻的摸摸鼻子,丁默不太确定自己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因为这艺术界的事情真心不好说,谁也不知道那块云彩会下雨,生前冻饿而死,死后却一举成名的事情不要太多,梵高生前只卖出去过一幅画,现在他的画可以卖到一亿美元。
也许应该想点办法?
脑子微微一转,虽然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但是丁默已经把这个念头记在了心中!投资一个艺术家,好像也是很有趣的事情啊。
不过这事情他现在也就是想想而已,具体应该怎么做暂时真没想好,艺术界的这种事情,很多时候需要的是机缘,并非是想要怎样就能去做的。
作为丁默来说,他现在只是先和王老头搞好了关系,费心的对他进行关心和照料,保证他能够衣食无忧的专心创作就好,这也算是一种先期投资吧,至于投资的回报,暂时还不重要。
只是说到这个,丁默又想起一件事情,这也就是王老头有这样的一技之长了,如果他没有呢?难道那就不管了?还有小福兄妹这种孤儿,现在这两个好安排,如果以后也有呢?还是他出面直接安排?总不能每次都要他直接出面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