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襄王有意(1/2)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
康熙三十八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大到国,小到巷,年年都十分热闹,划龙舟,酿雄酒,还有娘亲包的粽子,惹的人满心欢喜。
今年府里设了宴,说是要来贵客,见了才知道乃当朝的御医张槐安,朝中张槐安和凌柱最为要好,又是同窗,彼此更为惺惺相惜。
张槐安有个儿子叫张廷之,年龄比凌静兰小一岁,却比凌璃茉长一岁,性子敦厚,常被凌璃茉指着鼻子数落。然凌静兰和凌璃茉不同,凌静兰见着张廷之却是不敢做声,在凌璃茉眼里的凌静兰虽温柔,有一些不爱说话,但也未必怕生,这便是凌璃茉一直欺负张廷之的原因之一。
端午当天,凌璃茉特意穿了一件粉缎金线的花坎肩和她最喜欢的粉兔绣鞋,乃是李氏去年凌璃茉生辰时绣的,李氏,原名:李青萝,书香门第,凌璃茉的亲母,凌静兰的大伯母。
今儿的凌璃茉头上斜簮了两朵小雏菊,挽了一支白玉兰的宝石簮,缀了一缕儿的青丝,也不失大家闺秀之范。
凌璃茉蹦进凌静兰的闺房,刚进门便被一阵幽兰香给迷住了,瞧见眼前的凌静兰一身碧蓝清波裙,如漆乌发流云盘上,髻边插一支银月簪子,两鬓处贴有兰花一朵,耳上白玉宝石的耳坠摇曳生光,颈项上还带了那串‘水晶琉璃珠’,光影斑斓,彷如仙女下凡。
“璃茉,你来了。”声音沉淀的让人无法抗拒。
凌璃茉‘嗯’了一声,两眼发光迎手过去轻轻拉住了凌静兰,笑盈盈的同朝门外迈去。
二人有些日子没见,彼此拉紧了双手踏步在府里的小院内,赏百花齐放,听蜂鸟争鸣。
凌璃茉余光瞄着凌静兰神采映红的脸色,难得凌静兰能在‘飞儿’的伤痛中醒来,真是欣慰。
“姐姐,你瞧张廷之杵在哪儿呢。”
凌静兰顺着凌璃茉指的方向望过去,凌静兰的笑自然有一种超俗的状态,一颦一举都让人过目难忘。
凌璃茉不禁暗暗叹气,真是美的让人嫉妒。
张廷之的目光投了过来,瞧他那抽身想要离开的动作,凌璃茉狡黠的眼神探了过去:
“张廷之!”
张廷之颇有些不耐烦的转身,当他的双目瞧见凌静兰的时候,面目上瞬间聚变成一弯新月。
凌静兰盯着凌璃茉眉头微皱,轻声叮咛:
“璃茉,不可胡来。”
凌璃茉没有理会,一抹邪笑,心下想着她何时与张廷之客气过?
“那还不是他自找的?”
说完有意无意的狠瞪了张廷之两眼。
张廷之瞧见凌静兰在一旁,便按耐住性子,不好发作。
“大小姐,二小姐安好!”
凌璃茉瞧着张廷之双手抱拳作揖,沉稳而儒雅,按住笑意。
凌静兰出了声:
“张公子客气了,张公子今儿乃是客人,你这番作法岂是待客之道。”
凌静兰上半句对着张廷之说的,下半句是在责怪凌璃茉,实则暗示她不要太过,以免让人难堪。
凌璃茉有些新不在意,她当然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人情世故,只不过顾念着唤张廷之一声大哥,又因为彼此太熟悉,有些无的放矢罢了,如若不了解他的性格,她能理睬他吗?凌静兰不理解,凌璃茉也不奇怪,但为给张廷之在凌静兰的跟前留点面子,凌璃茉缓了缓声线,嘴角歪笑道:
“张大哥刚才远远的就看见了我们?何故掉头就走?到底是怕见到我呢?还是怕见到姐姐呢?”
张廷之愣了愣,傻了眼似的,恐怕他眼下还未能参透说这话的意思吧?倒是把身边的芸筝、紫箬两个丫头给逗笑了。
凌静兰回头冷冷的瞪了一眼,紫箬捂嘴不敢再笑,转而又才对视凌璃茉狡黠的目光,不太愉悦,但脸色有些泛红。
“璃茉,你岂能拿张公子寻乐?”
凌静兰的口气有些重,凌璃茉自然是懂得看脸色的,适而可止的闭上了嘴。
张廷之微微露出尴尬笑容道:
“无妨,无妨的,二小姐也不过是与张某玩笑而已。”
凌璃茉歪嘴一笑,淡淡地瞟了一眼知趣懂事的张廷之:
“看看,他自己都这样说了。”
凌静兰尴尬扯动着嘴角,话语渐渐小声森冷:
“张公子不予你计较你倒是越发来劲,你乃宾,他乃客,不可造次。”
这话不轻不重的点重了要害,凌璃茉才轻点了头,看向张廷之得意不完的表情就是一阵嗔笑:
“张大哥不会和我计较的,是不是?即使不看在爹爹的面儿,也会看在姐姐的面上吧?”
张廷之有些愣,似乎没想过凌璃茉会这样直接。
凌静兰尬尴的不在言语,只等凌璃茉看着凌静兰那脸色微红的神情‘呵呵呵’的笑出了声,凌静兰才羞愤道:
“璃茉你贫嘴,姐姐可再不理你了。”
“你若不理我?我这就带着张大哥走了。”
张廷之有些不知所措,望向凌静兰涨红的脸真是与他的扭捏不约而合,凌璃茉故意拉着张廷之就走,虽没被凌静兰唤住,倒是听见身后的丫头紫箬小声说道:
“大小姐,二小姐她怎么能这样?”
凌静兰脸色微沉,忧然的看着二人远去,只是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