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面三刀(2/2)
人前的白痴形象,又与先皇关系不好的光叔,如何能合法地成为皇帝?纵观史书,我们会发现凡有神异事迹的帝王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朝的朱元璋等,他们祖上都是农民,要如何才能符合君权神授的思想,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龙椅?一个斩白蛇,一个出生时红光满室。
第二,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取地位,也就是那些不能遵照父子传承、立嫡立长的原则和常规途径取得帝位的。这些皇帝要想得到社会上的认同,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拥护,只有通过蒙太奇手法,让自己身上散发出一种神秘的特质,以顺应天意。
如果说光叔的第一张面孔是装疯卖傻,那光叔一即位,旋即有了第二张面孔,机敏过人。恐怕变色龙都没他快!
瞧他忙的,每天除了处理朝政、打压宦官和权贵,就是孜孜不倦的阅读贞观政要,原来他一心要学老祖宗李世民呢。
这下好了,那些刚刚沾沾自喜没多久的宦官们集体抓狂了,你不是傻子吗?咋转眼间就这么聪明利索了?不带这么忽悠人的。
光叔做的那些事儿,确实也不是傻子能干出来的。
在晚唐西风残照的悲凉氛围中,在突起的会昌中兴里,曾经的帝国无可奈何地走向了西山日薄之处。脱掉袈裟的光叔摇身一变成为君临天下的帝国新主人唐宣宗,一出手就以雷霆之势横扫天下。
他把枪口第一个对准了李德裕,李德裕深受武宗朝器重、大权独揽,唐武宗曾对他说:“恨无官赏卿耳!”当年的会昌灭佛也是二人联手的杰作,李德裕“灭佛宰相”的称号即是明证。
光叔登上皇位的第八天,李德裕就被唐宣宗免去宰相一职,贬潮州司马,之后再贬潮州司户,又贬崖州司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没能返回长安。两天后,李德裕最有力的助手、工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薛元赏也被贬出京师。武宗所宠任的道士赵归真等数人也被棍棒打杀,还将罗浮山人轩辕集流放到岭南。
与此同时,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白敏中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宰相。至此,历时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也随之烟消云散。
即位当年,光叔在祭穆宗一系四帝时尴尬地发现他不知道如何称呼那几个辈分低于他却死在他前面的帝王:敬宗、文宗和武宗。按辈分,光叔算是这几位前皇帝的叔父,可他也曾是他们的臣子。
吏部尚书李景让体察到了光叔的苦衷,就上书提出,穆宗是陛下的兄长,而敬宗、文宗、武宗是陛下兄长的儿子,敬拜兄长还说得过去,敬拜自己的侄子怎么都说不通!
所以,应该将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的神主移出太庙,而将代宗以下各宗移入太庙。最终穆宗父子四帝神主被光叔迁出太庙祭室,另行安置。就这样,极端重视礼制的光叔用如此降格的礼仪来向世人说明,穆宗是个非法的篡位者,穆宗三个先后称帝的儿子是篡位者的后代。
在祭祀时的祝文上,礼院奏称“嗣皇帝臣某昭告”的建议,忽略辈分以应付称谓上的难题,折腾了半天,光叔只好采纳,稀里糊涂的蒙混过关。
没当皇帝的时候,可以装糊涂。如今作为一国之君,光叔不愿意再这么装下去了,更何况这绝不是可以忽略或敷衍的问题。但问题是,光叔如果承认了他的兄长和侄儿的合法地位,那他这个皇帝就低了辈分。
由此,一段陈年的谋杀案终于在几乎就要被人遗忘的时候被重新翻检出来。所有参与或间接参与弑害宪宗、拥立穆宗的官僚和阉人都面临着一场残酷的清算。而光叔以导演的身份完成了这部迟到了将近三十年的复仇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