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圆寂(1/2)
杨衡捡回经书,刚要递给一执,却见后者对他摇了摇头,没有伸手来接。
“这万万不可!”他是何等聪明之人,立时便想到一执是要将经书相赠,赶忙推脱道。
《金刚经》是甚么种类的书籍,究竟有何令人心动之处,杨衡一概不知,不过既是楚国国师贪恋之物,显然是非同凡响,弥足珍贵。
然而杨衡年纪虽小,却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他与一执只是萍水相逢,以往未曾有过交集,更无亲密关系可言,怎能够厚着脸皮收此宝物。
一执见他推脱不肯,坚决之意似乎并无做伪,声若蚊蝇道:“你知道云隐寺么?”
这个问题没头没尾,杨衡一愣道:“是前朝的那个云隐寺么?”
一执道:“正是。”
杨衡不禁有些疑惑,云隐寺覆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有关于它的历史早就化作云烟,却不知一执为何突然提起。
“既然你知道云隐寺,想必那场‘灭佛’之灾,你也是知道的了。”一执的语气平稳,却隐隐掺杂着几分悲苦之意。
“知道。”杨衡点了点头。
他从小就兴趣广泛,平时学习武艺兵法之余,最喜钻研历史,而且对宗教文化颇有研究,“灭佛”这个词寻常人或许不曾听过,可杨衡却是知之甚祥。
在国祚长达六百年的大夏朝,那时的佛教,与今时之佛教,属实是不可同日而语。
夏朝自建权以来,便罢黜天下宗教,唯独尊崇于佛教,连皇帝亦自称佛子,认为君权天受,其是代佛祖治理天下,意欲九州歌舞升平,成为地上灵山,极乐净土。
而一执口中所说的云隐寺,便是夏朝之国寺,为当时天下人的信仰所在,历代主持也都是朝中国师,扮演着守护人间、帝王师长的角色。
当时之佛教,可以说是兴昌鼎盛,如日中天,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随着夏朝政权的没落,佛门也终于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了一场浩劫。
夏朝末年,皇帝无道,宦官专权,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政猛如虎,人们不甘于默默忍受,于是愤怒之火,瞬间在九州大地熊熊燃烧,四处义军突起,反对大夏政权,誓要将这个腐朽王朝一把推翻!
佛宗的命运与夏朝的国运紧紧相连,眼见天下大乱,云隐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号召天下佛徒平叛,其中最悍勇的,就是云隐寺的八百僧兵。
可即便是佛教插手,结局也不能改变,反而是身陷其中,埋下了祸根。
后来夏朝灭亡,佛教无力回天,一败涂地。反叛者们在战争中吃尽了这些佛教徒的苦头,秋后算账,为时不晚,于是那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开始了。
无数的庙宇被焚毁,无数的经书典籍被焚烧,僧人成群结队的被坑杀,便是那位被天下佛宗视若神明的云隐寺主持,亦是被推上刑台,施以极其残忍的绞刑而死。
灭佛后的余威,久久不能消散,没有人再敢出家为僧,不敢藏匿有关于佛学的书籍,甚至是顶着光头走在大街上,都会心惊胆颤,唯恐被人认作是佛门余孽,遭来杀身之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