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赠诗留字(2/2)
墨语嫣霎白了脸色,哪敢接礼,慌忙上前将老知府扶稳,然后退开,弯身一揖,无奈之下,她下定主意向老知府解释那两首诗并非出自她手。
以前她告之过知府大人《小儿垂钓》和《村晚》是他人所赠,知府大人当日不信,如今自已再提,他们怕会信上几成的。
虽然这般说会落人口舌,被人讥讽自已沽名钓誉,乃是窃诗之贼,可总也好过在诗台上丢人现眼,让江州城蒙上更大的羞耻。
主意既定,墨语嫣正想开口,不料忽地景千辰手上拿着一张小字条,匆匆跑来,凑到其身边道:“小姐,方才有个公子让我送张字条给你看!”
“字条?”
墨语嫣蹙起柳眉,接过字条一瞧,顿时美目盈盈,心间有如被惊涛拍过,只见其上写道:“知府之命,旦去无妨,窗下抛诗,自有妙解。”
“小辰子,这字条是从何而来?”
“小姐,方才小辰子出去透透气,可还没走出诗台百步远,忽听身后有人道:小兄弟,有劳你将字条带回去给你家小姐。随后不等小辰子反应过来,就感觉身后那人塞了这张字条到我怀里。小辰子心惊得想回头,可是无奈被人潮给挤到一旁,再也找不到底是何人递来的字条了。”
“你……你怎么那么无用……”
“呃……小姐见谅,要不小辰子带再去帮你找找看?”
“罢了,罢了,人海茫茫,如果他有心藏匿,你现在怎么可能还找得到!”
“小姐,他是谁啊?”
“呃……日后再和你说……”
《小儿垂钓》以及《村晚》这两首诗,墨语嫣内心里是爱不释手的。这些时子,她常常会拿出原稿品读,大概数下来至少也读了百遍之多了。因此她对两首诗的字迹笔顺说得不上了然于心。当景千辰递来字条时,墨语嫣一眼就看出是赠诗人的笔迹。
加之信上也提及窗下赠诗一事,那更让她确信无疑了。毕竟知道此事是真的也只有三人,一是她自已,二是春兰,三则是赠诗者本人,就连小辰子也是不知道此事的。
字条上写“知府之命,旦去无妨”,难不成赠诗人是想妾身上台与雍公子和白公子比试吗?
自有妙解?
凭妾身的诗才,是断然及不上雍公子和白公子的。
到底赠诗人有何妙计可解妄身困局呢?
难不成等下他会在诗台上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