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逃亡在路上(2/2)
朱逢春听到老头把自己当成逃难的了,也就借坡下驴的说道:“我等也是逃避灾难来到这里的。”
杨应能看了看老人家道:“大爷,你们是不是也是去避难的啊。”
老人家长叹一声道:“可不是吗,我本应天府的一个生意人家,可是如今皇宫失火,燕王进城,燕王进城之后打开杀戒,军士更是烧杀抢掠,惨不忍睹,我等为了活命只好打算远走他乡,去投我一远房亲戚。”
朱逢春听说朱棣进城之后胡作非为感到非常的疑惑,过去他曾听说朱棣治军很严明,从来不会做出烧杀敲掠的事情来,忙好奇的问道:“小僧听闻燕王军纪严明,怎么会有烧杀抢掠呢?”
老人家直摇头,他旁边的年轻男子哼了一声:“客官想必不知把,听说那燕王进城之后,杀了众多朝中大臣,就连黄子澄与齐泰大人也惨遭毒手,其他拥护建文帝的大臣就更不用说了,燕王的军队进城之后,更是烧杀抢掠。”
朱逢春听到黄子澄与齐泰被杀的消息大惊失色:“这位年轻人,你说黄子澄与齐泰都已经被害了?”
年轻男子笑了笑说:“起止是被害,他二人株连十族,惨不可言。”
“啊”朱逢春大叫一声,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摔倒于地,郑洽见朱允炆倒地忙跑过来,扶起了朱逢春呼道:“主公,你怎么了。”
老妇人歪着头看着朱逢春说:“我看这是大师中了暑了吧。老头子,你快过去看看。”
老汗应了后,走到朱逢春面前,用一只手扶着朱允炆的脑袋,另一只手摸了摸朱逢春的额头,然后用试探了一下他的气息后,伸出了自己的食指,就要往朱允炆的脑袋上戳。
郑洽看到老人家要戳朱逢春,拔出刀对着老人家大叫起来:“大胆贼人,休要伤人。”
郑洽说罢要砍去,就在此时,叶希贤连忙跑过来一把抓住了郑洽拿着刀的那只手喊道:“赶快住手,你干什么?”
郑洽望朱逢春后道:“此老贼用手指要戳死主公不成?”
“你误伤了好人。”叶希贤看到郑洽横眉怒目的样子焦急不已。
老汉望着两人,再看看眼下的朱逢春说:“二位,我正要救大师,你怎能说我害人?”
杨应能忙拱手道:“老人家不要见怪,我这兄弟脾气暴躁,但是为人正直,还望老人家休要与这浑人计较。”
“父亲,我看好人无好报,你休要管这些杂事,我们上路吧。”年轻男子鄙视的瞟了郑洽一眼说道。
杨应能闻言急拉着老人家的手解释起来:“各位休要见怪,此时兵荒马乱,我等逃命在此自是小心谨慎,还望各位不要见怪。”说罢转身对郑洽道:“还不收起佩刀,与众位赔礼。”
郑洽见自己行为过于急躁,也知是犯了错误,忙收起刀来,走到老人家面前抱拳对老人家施礼:“方才小生失礼了,还望老人家休怪。”
老人家看了看朱逢春,又看了看郑洽说:“我看你们几位也不是一般人物,仍可护一僧人,看来你们也是信佛之人,老朽也信奉佛法,也罢。”
老人家再次使出食指,对准朱逢春的人中穴戳了下去,不一会朱逢春醒了过来,也许老人家用力太猛,朱逢春醒来之后疼的流出了眼泪。
老人家看朱逢春哭的伤心,疑惑不已:“大师为何听到齐泰黄子澄两位大人遇难而痛哭不已?”
杨应能忙跑过来解释说:“大师一想慈悲为怀,过去也曾与齐黄两位大人相交,故听闻两位大人遇难故而伤怀。”
听着杨应能的解释,朱逢春心想刚才自己是听到两个大臣被杀,联想到自己要是留在宫里的下场,所以一害怕晕了过去,这时候哭是因为老头用力太猛。
老人家点点头道:“既然是两位大人的朋友,老朽奉劝一句,你等还是赶紧离去吧,株连十族,此罪亲戚朋友都无法脱离干洗。”
老人家说罢转身上车而去,朱逢春看到老人家远去的背影,也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招呼大家赶紧的上路,前往聚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