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性命双.修法(1/2)
不过让韩启遗憾的是,这位灵山散仙却并没有在下面提到什么性命双修的功法。
灵山散仙的遗刻中,只是说道盖因大道至理皆不立于文字,因此大道无言,只可神会,妙法无传,只可心受。
而那些可以言传的,则无非都是些提升身体的能力罢了――也就都是修命之法。
若是要修性,则别无他法,只能靠心悟,得道与否,也只能存乎一心。
所谓一念不生,万物俱寂,一念若生,身同天地。
这句话的意思韩启倒是明白,因为毕竟师父曾经也和他讲过一些类似的话,只不过却不如这位灵山散仙说的通透。
也就是说,这至理大道要靠心悟,若是悟不出这一念,只是过分追求力量,不但容易坠入魔道,而且就算是渡过天劫,那也不是永恒之仙。
可若是悟出了这一念,才是真正的自由浪漫之仙,身同天地,我便是大道,大道便是我,又何来历劫之说,又何来逆天之说?
随后那灵山散仙又感慨说,他原本一心只追求修为的强弱,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这柄上古神兵十方俱灭,同时并得到了毁天灭地的力量,纵横三界,无人匹敌。
可不知多少修仙之人,这个过程中坠入魔道,万劫不复。
他虽不至于此,可却也失去本真的自己,何其悲哉?
看到此处,韩启又忍不住想起了他幼年时入门之初的事情。
那时他刚刚被他师父醉我真人带回了清平谷,在没有传授他功法之前,醉我真人曾经带他来到了御剑崖下,看过了清平谷开创之祖济世真人的那一首小诗,并在最后告诫他说:“我们修真之人,修为还在其次,最根本的是去伪存真。否则若是一味追求能力,修为再高最后也必坠魔道。”
现在想来,师父当初和自己说过的话,却和这位上古散仙所悟出来的相差无几。
而且这位上古散仙既然已经渡过了天劫,却还要苦修什么性命双修之法,更见得只有如此,方才是传说中的大道。
就连那位灵山散仙他自己也说,他虽然已经渡过天劫,可却也不知这性命双修之路,是否能修炼的成功。
足以见得要修这大道,是何其飘渺。
不过这也更让韩启相信了这上面所言的真实性,因为他仔细想想,想起了一句话,所谓道法精微,如同云在山头,可登上山头云更远,亦如月在水面,可拨开水面月还深。
若大道只是修行,虽然千万人也没有几个最后修炼到了渡劫,可却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的一条路,只要走下去,到了尽头,终能渡劫,又何来登上山头云却更远,拨开水面月还更深之说?
只有这性命双修之路,因为大道无言,妙法无传,所以只能靠个人心悟,这才能有你越是接近它,才发现它越是遥远的感觉。
不过即使这大道如此飘渺,韩启却也是要追寻一番。
……
韩启又仔细的看了片刻。
而在下面虽然这位灵山散仙并没有说性命双修之路应当如何修炼,不过他却在最后面大体的概括了这修性之法的几个必经阶段。
就犹如修命之法中筑基、练气、胎息、辟谷、结丹、元婴、合体、渡劫这几个境界一般,这修性之法,同样亦有境界,分别是:明心、见性、忘形、绝念、圣胎、脱胎、返虚、归真。
而且还有一番注解。
明白本心曰明心;重见真我曰见性;心中无己曰忘形,心中无情曰绝念;性命合一曰圣胎;身外有身曰脱胎;打破虚空曰返虚;修习有成,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曰归真。
但只有这些名称罢了,至于这些境界如何修炼参悟,却再无一言半字的说明了。
全部看完之后,韩启心中叹道,只有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但却也无从炼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