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戊戌政变(1/2)
8月20日,光绪帝又任命改良派重要人物湖北候补知府谭嗣同、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担任四品衔章京,处理新政事宜。
但戊戌变法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与此同时众多利益受到侵犯的顽固势力聚集到慈禧身边,请求她出面制止变法。于是慈禧太后决意破坏变法,发动政变。
8月22日,慈禧令荣禄调兵遣将,聂士成部驻天津陈家沟,董福祥部驻京师长辛店。
翰林院编修李盛铎奏请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去长辛店阅兵,以乘机胁迫光绪帝让位。
9月9日,光绪帝密诏杨锐,“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谏,太后更怒,令朕位几不保。当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
鉴于光绪帝处境危险,谭嗣同于9月13日夜访在长辛店董福祥部,要求他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以救光绪帝。董福祥慨然应允,但当晚就密报荣禄。
不知情的光绪帝于9月15日还召见董福祥,董福祥建议他召张之洞襄助。9月17日,康有为访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请英国公使相助,未应允。
9月18日下午2时以后,也就是光绪皇帝离开颐和园、返回紫禁城不久,御史杨崇伊恳请太后再次训政的奏折,被送到了慈禧手里。
接到奏折时,慈禧正在看京剧。对政治动向极为敏感的慈禧太后深感问题的严重性,她联想到连日来内务府大臣立山等人的密报:“皇上已派人到各个公使馆,要求外国干预,废除太后。”又联想到变法以来光绪皇帝未经请示就罢免六堂官、任命军机四章京、要开懋勤殿组建自己的顾问班底等强硬措施,更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思量了半晌,当晚**点钟,她才定下决心,明日一早就回宫去,进行实地查验。
次日一早,慈禧太后叫来了自己的轿子,上了去紫禁城的路。她没带军队,只由她可以全力依靠的自己宫内的那些太监护卫着,一旦出起事来也足够可以抵挡皇上的那些太监了。
皇上听说她已在路上的消息之后,就派人送信给康有为等,叫他们逃走,并想办法挽救时局。这时,军机章京杨锐却入宫求见光绪。
光绪诧异都这个时候杨锐还入宫干吗。他一见杨锐后马上就说:“杨爱卿,此时怎么还入宫,速速离去。”
杨锐对道:“皇上,此时变法恐难持续,皇帝之位亦忧,如今何法皆试而无一无用,如今天下间能保皇上者唯有一人。”
光绪不明白,这个时候还有谁能救得了自己,忙问:“何人?”
杨锐回道:“两江总督刘飞扬。”
光绪一愣,片刻之后他恍然说道:“刘飞扬?此人乃太后之心腹,他能来救自己?”
杨锐道:“刘大人,一直心系变法,他们在上海、台湾、两江所做皆为变法之事。臣数年之前就与他会过,还是刘大人最早与臣谈起改良之事。数日之前,皇上给臣下了密诏,君父之急,众人皆无法。臣就给刘大人发了份电报,刘大人马上回电,系为改良,皇上旦有所使可对他下诏。”
光绪感到不可思议,他与刘飞扬一向不睦,多次相对。让刘飞扬来救自己,这怎么可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