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地一声惊雷(1/2)
就在戊戌变法的同时,刘飞扬已密令军队调动,正好慈禧也下令让刘飞扬准备镇压两江和周围改良派,而且必要时北上率兵进京。
第一师、第三师在徐州集结,第二师阜阳集结。在赣南的后备一师调防南昌、九江、安庆。在皖南的后备二师分兵合肥、蚌埠,第五师严守苏南,入兵南京。
命令南洋水师、台湾水师准备好船支,一旦有令马上把第四师和台湾的独立师一部运送到胶州湾,在青岛登陆。
命令特种兵,前期分批化装进入北方,在安排好的直隶文安县的一荒蔽小山村隐藏。
命令东风社准备好人员,准备营救光绪,把他带出京城。
这一次,刘飞扬可以说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力量,要一举定乾坤。
9月18日,京师中的情况已经明朗,慈禧要发动政变了。刘飞扬给李鸿章发了一份密电“中堂钧鉴,朝中可能有不堪之事,飞扬问中堂何办”。
李鸿章接到刘飞扬的密电,当场惊愕不已。刘飞扬说有不堪之事,这不明摆着慈禧要发动政变,他说不堪之事岂不是指太后所行,为不堪。刘飞扬他不同意慈禧的政变?他要干什么?难道他要反对太后,营救光绪!
李鸿章苦想多时,一方面在慈禧这条船已久,而且与光绪的老师翁同翕之仇难以挽回。另一方面,如果刘飞扬反对慈禧的政变,他的北洋与南洋新军对峙的话,恐怕后果也不会好。思来想去,最后李鸿章决定不参于其中,置身事外,自保。因此,他给刘飞扬回电“朝中之事,于外臣何干”。
刘飞扬马上又回了电“中堂置身事外的最好”。
22日,杨锐带着光绪的血诏到达南京。刘飞扬马上向外宣布,他两江总督接皇帝诏书,率兵进京勤王。
顿时天下为之震动,慈禧听到刘飞扬要率兵进京勤王的消息,立时呆住。她一意扶持起来的刘飞扬如今为了光绪要率兵进京,这如何不使她心惊。更何况如今,刘飞扬手握重兵,南洋新军兵壮军强,利器在手。而她所掌的皆为旧式军队,莫说把日本人打一败涂地的新军就被日本人打得连退不已的北洋也是莫是能敌。
慈禧心慌意乱,已不知如何是好。而跟随慈禧政变的顽固势力更是慌成一团,刘飞扬起兵两江,这朝庭之中谁能挡得。慌乱众臣,他们马上寻到兵部尚书荣禄处。此时,荣禄还算镇定,他带领下众臣工入宫求见慈禧。
慈禧已是心乱如麻不知说什么,反倒是兵部尚书荣禄先道:“太后,如今唯有赶紧出兵抵御。”
慈禧点点头说:“此时,哀家心神已乱,爱卿有何见解就说。”
荣禄道:“朝庭可下旨宣布刘飞扬叛乱,令各省阻止南洋叛军过境,虽阻不住但可为京师迎得时间。同时令在京师周围禁卫、八旗等,向南在保定布防,并令李鸿章率北洋陆军进驻沧州,在沧州布防。京师及附近有七万大军,北洋亦有七万,两路大军远超叛军,而且两路可互犄角抵御叛军进京。再令各地率兵进京护驾。”
慈禧点头认可,荣禄马上去办。荣禄马上回兵部下令,德兴阿率领禁卫军、京师步军营三万人,怀塔布率领的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两万人,刚毅率领健锐营两万人,由德兴阿为统领南下保定布防,阻止叛军进京。
同时,令李鸿章率北洋陆军进驻沧州布防。
······
24日,刘飞扬到达徐州,此时各部皆已到位。25日,刘飞扬在徐州北门外誓师,宣布“奉大清皇帝诏,著两江总督刘飞扬率兵进京勤王”的诏令。接着,他说“当今中国之势,国内积贫积弱,国外列强环视,世界潮流奔涌向前,而我中国还固守自封。至鸦片战争以来,列强数年一侵中国,中国败多胜少,败以大败,胜为惨胜,今日之中国不变,恐数十年之后中国何存于世界之林。唯今当力图求变,以保中国,以救黎民。
可朝中之有人为一已私利,逆潮流而动,阻中国之自救。今飞扬奉皇帝诏,率兵北上,澄清环宇,当使中国以变求自存,以变求国雄。
将士们,今日中国之事业,唯靠诸位。将士们,前方即是中国之光明,中国是为牛、为马、为奴、为隶;还是自强自新、强国振民,惟望我将士之拼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