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名字叫中国(2/2)
“我看还是中华共和国比较好,”萧智悠悠然说道,众人听后都是神色一禀,“一个是我们不能推翻一个皇朝再建立一个皇朝,这样就进入了历史的怪圈,不符合未来历史潮流。一个是我们国家暂时还很脆弱,实行联邦制的合众国不太适合国情,容易使地方分裂势力蔓延,要知道我们可是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不少人想分咱们这点家当!!”听了这话,大家不禁莞尔,算是同意了萧智的说法,事实也确实如此。北边的蒙古尤其是外蒙在俄国人的挑唆下,一直是想分裂出去。新疆和西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渗透,直到后世这两个地方的分裂势力仍然很猖獗,要是联邦制地方权力大增,还不直接就独立了。众人被萧智说的一阵无语,但是现实的中国实行共和制也有点不太合适,先是知识阶层人数仍然太少,接受的是旧时的忠君教育,实施共和制恐怕他们不会认可。其次是老百姓的认知程度,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来,人们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更改过来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去努力才能更改。再次现在中国急需的是在统一的意志领导先下加快自己实力的提升,这就需要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实行共和制却是权利的分散,不容易保证国家意志的强有力的推行。当萧智说出这几点顾虑后,众人也是一阵无奈。
虽然这十年来在安南等地区萧智等人大力推行新式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书评,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还是远远的很少。更不要说现在大陆的这些地区了。当初的“蚕计划”虽然渗透的厉害,但主要是南方地区,办的新式的虽然不少,但是主要是技术和科技类的人才居多,相对于国内的庞大人口来,这点人正算得上是微乎其微了。
会议厅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看到气氛有点沉闷,萧智拍了拍身边的桌子,笑着说道:“呵呵,毕竟我们现在是成功了,未来的考虑我们尽力去做,总有真正实现的一天,现在打好基础,踏踏实实最好眼前的,为中国的富强打好基础。”会议厅的气氛才重新热烈起来。
众人一连讨论了数日,确定国名为中华共和国,国徽没有争议还是同意了镰刀斧头加上**的造型,在国旗和国歌上有较大争议。国旗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李鸿章和李思念举荐的红底金色龙旗,但是萧智觉得这个有些封建色彩,认为还是原来的五星红旗更好一些,但是却遭到了包括武清三等军方人士在内的一直反对。众人的理由也颇为充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自然是以龙为标志。结果百分之九十的人支持红底金龙旗,最后成为国旗。国歌虽有争议,但是分歧不大,最后是决定使用与后世一样的国歌,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会议还决定使用公元纪年,民众统一称为公民,废除不平等的制度。国家成立最高国家委员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构,选举萧智为最高委员会主席,同时作为最高三军统帅。成立政务院处理平时政务,同时决定逐步调整各地方的行政机构,设立中央――省――县――镇的行政体系,撤销道,州的设置,减少行政环节,加强中央权力,消除地方保护。会议决定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大规模调整,废除南北直隶行省,成立北京直辖市,河北省,上海直辖市。决定派军队向新疆,西藏及蒙古,东北等边疆进军,快,彻底的解放全部中国的领土在解放这些领土后,决定在新疆设立北疆省和南疆省,西藏设立青海省,北藏省和南藏省,东北设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蒙古成立外蒙,中蒙和内蒙三省,拆分各地地方,减少地方分离势力的势力,防止后世地方抵抗中央局面的出现,也防止过于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紧张会议一直进行了7天,经过讨论建国的各项事宜逐条的被列了出来,然后立刻被执行下去,尤其是向边疆进军的命令,被第一的时间执行。刚刚解放了北京的北伐军,在略作修正后即转道奔赴边疆作战。
与此同时在,原来恭亲王府,一场丧礼在进行――原来的太皇太后慈禧的丧礼。北伐军进城后并没有为难这些清朝王爷们,只是要求交出非法收刮的钱财,可以既往不咎,除非罪大恶极,一般只是被软禁在自己的府邸里。至于的慈禧的丧礼,众位王爷原打算是在宫里办的,但是北伐军司令部以清廷战败,皇宫为战利品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同时要求丧礼需要经过北伐军的全程监督。结果众位王爷惧怕北伐军赖上门不走,都不愿意把丧礼办在自己家里,最后还是恭亲王有胆色,直接决定在自己府里办,毕竟是自己的亲嫂子,总不能扔了不管吧!况且自己当初也是答应了的。凄凄惨惨办了几日,来祭奠的人也不多,本打算这日运至陵墓封陵了事,没成想家人来报:“逆萧智率众人来祭奠”话未说完,就被恭亲王一脚踹了出去――现在还敢说逆不找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