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过渡时期(1/2)
1897年12月26rì,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新的中华共和国正式举行开国大典,在此之前,清廷的小皇帝等清廷不愿留在běi jīng的王公大臣在两个jīng锐步兵师“保护下”,全部迁往沈阳,以后他们就在沈阳生活或者说软禁。
**前,新建的广场上人头涌动,长安街也是最新被拓宽,改造完毕。显得整洁宽敞。天气有些寒冷但是太阳却很好,风也不大。上午10点整,萧智,李思年,刘永福,李鸿章等人,各地知名人士,各军的英雄代表,还有受邀的各国使节,总计2百多人登上**,迎接这个新生强国的开国大典仪式。
10时30分随着萧智的一声宣告,中华共和国正式成立,随即是庄严的升旗仪式和盛大的阅兵式。其后萧智在zhōng nán hǎi大宴会厅,宴请了各方的知名人士,各部队战斗英雄代表,各国驻华使节等。
12月27rì最高国家委员会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政务院在李思年的带领下开始运作。首先公布的是《国家十年过渡计划纲要》,这份计划是早在北伐前就做好的,内容涵盖了近,中,远期内要解决的一系列国内外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部分。
经济上,《国家十年过渡计划》提出在使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将中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形势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形势,初步形成新式完整的经济结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方式以国家主导投资的矿石开采,钢铁,有sè金属冶炼,石油,煤炭等基础工业为前提,以交通建设,造船,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等为手段,同时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适度引进外国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在农村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法和实行的各项政策,抑制土地兼并,加速土地资本向工业资本流转,扩大市场规模,初步建立起近代化的农业模式。在政治上加快裁撤地方多余行政机构,严格按照zhōng yāng——省——县——镇的模式组建政权,减少行政环节,建立新式的行政执行方式,废除旧式的法律法规,编制新式的法律法规,逐步推广司法,行政分离的模式。
在军事上,继续进行解放边疆的战斗,争取在1-2年内全国得到解放。继续加强海陆军的建设,海军应该在保证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的海军军官和兵员的战斗素质,尤其是提高军官指挥作战的能力,将是以后海军发展的重点。海军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将适度扩展舰队吨位,重点是提高战舰xìng能上来,保持威慑力,保持战列舰规模,适度提高战列巡洋舰的规模,扩大重型巡洋舰和轻型的数量,加强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控制力,完全确保南海领海的占有权和所有权,建立成建制的3个海军陆战师,保持快速反应能力。陆军要在保证战斗力的前提下全面进行整编,用5-7年的时间,将陆军由现在的40万人左右扩展到90—100万,建立起jīng锐师团—地方守备师团—预备役师团—地方民兵结构的四级体系,完成各级部队装备更新,统一换成制式装备。加快各兵种协同作战建设,组建新的武装jǐng察部队,负责维护地方主要工厂,桥梁,港口码头等的保卫工作。建立健全新的jǐng察系统,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纲要特别提出要动员军队,加大剿匪力度,尽快稳定国内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