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过渡时期(2/2)
文化上要革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大力兴办新学,初步决定普及6年制的免费小学教育,有条件地区要普及免费3年制的初级中学教育,每个镇至少要有一所新式初级中学,每个县至少一所新式高级中学。每个省至少要有2-3所新式的大学。在《纲要》中还特别强调,所有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凡是敢贪污教育经费超过百元,一律死刑,不足百元则判处最少十年的刑罚。同时特明确了教育经费支出在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得低于百分之九的强制规定。大力提倡尚武的jīng神,发展新式体育事业,在适合时机举办全国运动会。兴办各地实验室,加大科技投资,提高科技转化实用水平。
《国家十年过渡计划纲要》在过渡时期承担了一个临时宪法的作用,在建设初期很好的指导着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法律的建设,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经过不断的完善,修改,最终成为了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随后陆陆续续又公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临时刑法》,《工业催进法》,《临时民法》,《专利法》,《商法》,《行政规划及区划法》等十二部法律,其中最特别的两部法律是《国籍法》和《与宗藩关系法》。《国籍法》首次承认双重国籍,规定:凡是具有中国血统,或者是直系亲属中三代之内有中国血统的,自愿申请获得中国国籍的,均可以获得中国承认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的权利并得到国家的保护。这个法律极大地保护了中国海外人员的利益,一经公布就得到了海外华人的强烈拥护,很多人都在当地中国使馆一开馆就拿着各种证明来申请中国国籍,尤其是一些早年逃难海外的老华侨,华人。都是流着泪办完入籍手续的,落叶归根永远是中国人最大的愿望。
《与宗藩关系法》则规定了中国zhōng yāng与周边宗藩的权利与义务。特别规定所有历史承认与中国有宗主关系的国家的均可享受中国的保护,当然这不是说中国要白出力的,前提是要交出外交,军事和经济权利,允许中国,只能保留一部分行政权和人事权.实际是将各个藩属变成自己的保护国,从而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随着过渡时期各项法律法规的公布,整个国家逐步由战争时期的形态转变为和平时期形态,尤其是随着xīn jiāng,xī zàng和蒙古等边疆地区解放,国内政权基础rì渐巩固,由南向北的经济,政治改革也逐渐铺开。人们对新政权的认同度也逐渐提高,各种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带来了新观念,还使得人们在思想上有了更大进步,为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改革奠定了基础。
内政问题成了当前萧智等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而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很多新创办的企业从一开始遭遇了资金短缺的窘境,虽然有东亚银行给予融资,但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一些私人创办的中小企业资金尤为紧张。全面梳理金融融资渠道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1898年新年刚过,从安徽,浙江,山西等地陆续有地方金融大商贾被邀请到běi jīng,协商金融改革事宜。虽然受邀众人已经被告知大体事宜,但是心里仍旧忐忑不安,毕竟自古民不与官斗,万一新政度要强行剥夺他们的财产,自己也只有被鱼肉的份。1898年2月8rì,被后世称为第一次金融会议的在běi jīngzhōng nán hǎi小会议厅召开,总计有28人参加,因为正好是2月8号和参加人数正好也是28人,故后世又称第一次“二八会议”,后来这一惯例被延下去,每次金融会议都定在2月8rì,而人数被严格限制在28人,可以说每一个进入金融28人的代表都是实力派的象征。以至于后世每个新崛起金融大亨只有进入了28人金融俱乐部才会被各方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