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二章·第一节【衙役公仆】(1/2)
邻居李二已经回去了,‘白渔者’洪升独自正呆呆的坐在小破院子里面。
一没有继续修补他的破渔网;二也没有象平日里一样,去喝止那刚刚还在饶有兴趣的追赶那两只小鸡的大黄狗‘旺财’。
他一个人,就那样呆愣愣的坐在小木墩子上。仿佛心事重重,已无暇考虑其他……
几双穿着薄底官靴的脚,正蛮带‘力度’的走在城中的一条街道上。
历朝历代的衙役和捕快,好像都是那副貌似有些精神和干练的统一着装。所不同的,只有帽子和衣服的款式颜色各有差异罢了。
至少,那种代表着‘出行’身份的,一双坚挺薄底的快靴仿佛总不可少。
这大概也是处于其职业的原因!
—天天的,仿似只只到处嗅探某种气味的猎狗,哪怕是主人无意间的指向,他们也必须全力以赴的奔向林间、草丛!虽然很多时候、很多衙役捕快,都是貌似勇猛,没几个貌似真如传说中的‘神捕’悍将,尤其在本故事里的屠国那个时代,衙役们更多数只是随着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因时制宜’、‘顺应潮流’、‘混迹’于市井红尘者居多!
多为自身过活的私利为先,极度‘听话’的按照上面的指示办事。有上司官宦的什么指派,他们不管你老百姓到底活的起、活不起!一概‘铁面无私’,在或多或少的‘中饱私囊’获取自身一定的‘利益’之后,再‘按资排辈儿’的‘秉公办理’一番!
“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人活着,就是一个‘心境’!
历史上往往都是这样,百姓生活的太说不过去,或是贫富相差的过于悬殊!人心不平衡,巧取豪夺者日渐平常,为名为利甚至为了‘快活’者,已接近‘道德沦丧’、甚至‘不知羞耻、反以为能’之时。
多会逐渐的从局部开始,逐渐引整个时代以及某个社会的动荡!
关于这些个衙役、捕快嘛,反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子生活得还过得去,多少‘下面’还可以欺负‘俩人儿’,小毛贼和老百姓!
即便遇上某些强贼悍匪,至多大声吼叫一番而已,吓得倒的就追一追赶一赶,拿回来请功领赏;吓不倒、甚至能力强悍异常的绿林好汉,这些个衙役捕快,实际并不真的‘玩活儿’……
那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罢了。谁会真的为了那每个月十来两银子真的去拼命呐?!!……
这街道上一路行来的,是四、五个衙役着装的人。
他们正沿着东城第四街区,向着簇簇民房更加低矮破败的第五街区走来。
走在前面的一个压抑,居然竟是昨夜和那主管城南的副将‘贾仗义’一起,在全城大搜捕的行动中,先现那五粮粥铺里‘怪异甬道’的衙役‘李头儿’!
(杜撰的故事而已,关于这个本是在城南‘管片儿’的李头儿,为什么突然又带着人到城东出现,来执行什么‘公务’,也就不得而知了。或许这个人并不是那个衙役‘李头儿’而是另外一名衙役班侩,反正是一个和那‘李头儿’差不多的人,因为故事前面曾提及过这么个人,就全当是他,那这个人‘代言’好了……)几个人正一脸的不悦!
“这不纯‘扯蛋’吗!非要凑齐一千名秀女,现在我们各城区里,几乎把未出嫁、够年岁在册的姑娘家,几乎把能‘动得起‘的全都数统计起来,就差把洞里的母耗子都找出来了,才将够凑齐了不.ap.足八百名应选的秀女!还差两百来人,叫我们一天之内,上哪去征齐?!”
一个年轻一点,虎头虎脑的衙役低声的着牢。
另一个岁数和他差不多的衙役,也附和着低声道:“听说朝中又要选秀,不少人家的女儿,象求爷爷告奶奶似的,连夜把自己的女儿都嫁了出去!就是昨天和今天一上午,咱这个城区里,办‘喜事’的人家,就有几千户之多……”
‘李头儿’突然顿下脚步,回头白了一眼身后的后生衙役,阴沉着脸道:“我看是好日子把你们几个给吃饱了撑糊涂了!你们他娘的哪来那么多废话?不想干了还是不想活了?!”他往地上啐了一口粘痰,又接着说道:“我他娘的昨天几乎一夜都没睡,连夜的搜捕到处象狗拿耗子一样的乱翻,我和谁诉苦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