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东方朔边四不像(2/2)
“嘿嘿,这三灵根乃‘天地人’定位之物,有无穷奥妙哩!据说当年不周天倒时,这三灵根曾受到不少创伤,甚是可惜。不周山倒后,‘天灵根’被元始天尊摘得,放在天庭精心培育数万年,方才重新开花结果!‘人灵根’被太上道祖取得,而‘地灵根’落在后土娘娘【见注4】手中。”书生得意言道。
“天庭?我怎不知?”小厮奇道。
“嘿嘿,不知羞。你还吃过呢!”
“什么?!”小厮愈发惊讶。
“哈哈,这天灵根就是蟠桃园的‘蟠桃’祖根!”书生摇头笑道。
小厮、刘谷:“……”
“人灵根,据说是根‘葫芦仙藤’,其上孕育‘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只仙葫,各有妙用,被太上道祖拿去以大神通炼做了奥妙法宝,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也!”书生说话间神往不已。(ps:此仙葫非蛤蟆巨巨的《仙葫》,其中各自奥妙可先行参考动画片《葫芦兄弟》。*^__^*)
“地灵根,原为神洲之灵脉,汇聚十洲三岛之灵气。不周山不知所踪后,后土娘娘一则惜大地万物生灵,二则近水楼台,便率先将地灵根隐匿护持了起来。不过其后不久,天地浩劫,后土娘娘亦不知所踪,数万年后,地仙之祖‘镇元子’于万寿山建‘五庄观’,做‘人参果会’,震惊三界!
直到那时,三界诸大能才明白,原来地灵根最终落到了镇元子手里,化作了五庄观的镇观之宝‘人参果树’!而地灵根是如何从后土娘娘处转到镇元子那里的,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这,便是‘天、地、人’三灵根了。”书生如说书先生般,将手一晃,总结道。
小厮嘴巴张的大大的,刘谷眼睛睁的圆圆的,好半响才恢复如初。
“这三灵根均为先天灵物,其中以地灵根‘人参果树’最为完好,所结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三千年一次‘人参果会’!今岁正逢此会也!我等若得一二人参果,定能助先生解除困厄,恢复神通!”书生兴奋言道。
小厮最先反应过来,道:“我也听过说这‘人参果’,虽未吃过,但也知道其中一二奥妙,可问题是:三千年一次的‘人参果会’,天下地仙云集,讲法论道、法宝兵器交流、访亲拜友结亲等等,热闹之处比那天庭的‘蟠桃会’还胜几分,而最终的奖励只有不足十数的人参果!东方小贼,你以为我们两个有什么过人之处可夺得最终的奖励?”
书生哑然,眼珠儿却是不停的转动着……
“莫要再打偷窃的主意!”小厮见书生神情有些不对劲儿,预先警告道,“人参果乃五庄观镇观之宝,其防御森严绝不是蟠桃园那般疏漏!再说,镇元子向来刚正,可不像大圣那般好说话。若要强来,莫说你金仙修为,即使再加上我太乙修为,也不够镇元子一袖子的!”
书生嘻嘻一笑:“我们两个自然是不行的,不过有人行啊!”
“嗯?谁人可行?”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书生冲小厮使了个眼色,转身朝呆立一旁的刘谷行了一礼道,“东华帝君亲传第九弟子‘东方朔’,及非著名神兽‘四不像’见过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使者!”
【注1】四不像:原指“麋鹿”,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有此名。《封神演义》中为姜子牙坐骑,元始天尊所传“三宝”之一。
【注2】曼倩:即东方朔。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奇人,后退隐江湖,修仙访道,拜师于“东华帝君”,民间有传说东方朔曾偷吃过瑶池王母的蟠桃。《西游记》载曰“天上蟠桃三度摸”。本书扩编此节,衍生相关故事。
【注3】东华帝君:出处说法不一,《列仙传》《尘外记》较早记录,《八仙得道传》《枕中书》《仙传拾遗》均有其身影,本书定位扩编于《西游记》二十六回,乃“四极四天帝”之一,居海外三岛之一的“方丈山”,门人众多,比较有名的为“八仙过海”的八仙,传承自上古“东王公”,最喜爱精灵古怪的小徒弟“东方朔”。
【注4】后土娘娘:出处杂乱,经民间草根文化力量扭转,逐渐被公认为“大地之母神”,与“人族母神”女娲娘娘有共通之处。剧透:本书将其定位为女娲娘娘的两大分身之一,其中缘由故事及另一分身身份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