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炆良父子闹翻脸 海归遭遇就业难(2/2)
一凡看了一眼素红,“谢谢!”
一凡尝了一口千层饼,又喝了一口八宝粥,久违的味道,确实是多年没有品尝过了。王炆良和素红都眼巴巴地看着一凡,一凡便说道:“好吃。”王炆良和素红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吃完早饭,素红便开始收拾碗筷。
一凡对王炆良说:“爸,我想搬出去住。”
王炆良一怔,“嗯?你刚从美国回来,屁股都没有坐热,怎么就想着搬出去住?”
一凡看了一眼正在厨房里忙碌的素红,说道:“妈妈走得太突然了,我需要调整一段时间。”
王炆良说道:“你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对于你的决定,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需要告诉你的是,这里是你永远的家,我们是你永远的亲人。在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我们都随时欢迎你回来。”
一凡“嗯”了一声,便回房收拾东西去了。
对于一凡来说,当务之急是找一份工作。他来到人才交流中心,这里正在举办大型招聘会,几百家用人单位在这里招兵买马。会场内人山人海、摩肩擦踵。一凡对自己充满信心,留学这么多年,学到了一肚子真东西,回来报效祖国,恰逢其时。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凡看到每家招聘单位跟前都围满了人,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交流着什么。一凡拨开一堆人,兴冲冲地跟前面的招聘人员自报家门,“美国,沃顿商学院经济学硕士。”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一凡心想,这样既能让自己节省时间,又能让用人单位在茫茫人海中很快发现真正需要的人,岂不是一举两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招聘人员还没有开口,周围几个人说话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小伙子扶了扶眼镜,“硕士很牛逼吗?看到没有,南京大学博士。”小伙子扬了扬手中的简历。
旁边一位小姑娘也扬了扬手中的简历,“复旦大学博士。”
一位略显成熟,年龄稍长的男子,用拇指指指自己的鼻子,“早稻田大学博士后。”
招聘人员对一凡摆摆手,“去,去,去,后面排队去!”
一凡灰头土脸地钻出人群,碰了一鼻子灰。真是活见鬼了,怎么这么多牛人?难道中国现在已经人才泛滥了?自己海外文凭贬值了?
一凡又见另一家招聘单位前排起了长队,便也排到队伍后面,默默随着前面的人往前递进,大约排队等了四十多分钟,终于轮到自己了。
招聘人员拿过一凡的简历,冷冷地说道:“做一下自我介绍。”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一凡便讲到:“您好!我叫王一凡,我从高中开始便赴美留学,在美国读完高中、本科和硕……”
“拣要紧的说!”一凡正眉飞色舞地说着,却突然被一句不耐烦的声音打断。
一凡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囧在那里。
这时,招聘人员也草草看完了简历,抬起眼皮。
“你是学经济学的?”
“嗯。”
“哪方面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运行……”
招聘人员再一次打断了一凡:“不好意思,我们是企业,不需要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人。下一位!”
一凡悻悻地离开。刚走出几步,刚才的招聘人员又吆喝道:“前面那个,拿走你的简历!”
一凡只好折回,取走简历。
一凡又来到另一家招聘单位前,发现这家单位前面排队的人最多,便规规矩矩地排在队伍后面。大约等了五十来分钟,终于轮到自己了。
招聘人员看完一凡的简历,称赞道:“嗯,条件不错。”
一凡心里一热乎,自己终于遇到伯乐了。
“我们单位其他岗位都已经招满了,现在只剩下保卫处的工作了,我看你身体素质不错,以后就去保卫处工作吧。”
“保卫处是做什么工作的?”
“当保安啊。”
一凡急了,“我学的专业也用不上啊。”
“现在学的专业,有几个能用上的?我们单位保安有正式编制,你看这么多排队的人,都是冲着编制来的。工资低点,但是有保障。”
“工资多少?”
“每个月1500。”
一凡心中五味杂陈,头皮直发麻。自己在美国留学这么多年,花了二三百万,如今却要面对这个月工资1500的保安职位,简直是奇耻大辱。
招聘人员见一凡没有表态,便问道:“你有没有意向啊?要是再迟疑,编制可就被别人抢走了啊。”
一凡被彻底激怒了,“哥不稀罕什么破编制!”拂袖而去。
招聘人员也懵了,自言自语道:“今天竟遇上个不识货的。下一位!”
正在排队的人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一凡,目送他离去。
一凡有气无力地回到新租的住房,把简历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电话铃声响起,是王炆良打来的。“一凡,你这两天在忙什么呢?”
“我正在找工作。”
“噢,你要是看上什么单位了,就告诉我,我跟他们领导打个招呼。”
“爸,我想凭自己的真本事来找份工作,这样,我才会心安理得。要是什么事都由你来帮忙,那我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呢?我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我在美国这么多年,已经学会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你就让我放手一搏吧,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嗯,好,好,不愧是我王炆良的儿子,有志气!你真的已经长大了,那就自己去闯荡吧,你早晚会成功的!不过,一凡,只是我要提醒你,这里不是美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中国做事情要成功,能力当然很重要,但也要靠人脉,还要有很高的情商。你明白吗?”
“知道了,爸爸。”
一凡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声又响起,原来是小东。
“一凡,晚上有空吗?我和福林请你出来聚聚。”
“那好啊,有空。”
“晚上6点,去你楼下接你。”
不到6点钟,一凡便来到楼下。过了一会儿,迎面驶来一辆白色宝马,小东从车里钻出来。
“小东,你现在这么阔了?都开上宝马了?”一凡非常惊讶。
“嗨,一个破宝马,没什么。”小东满不在乎地说道。
两人正说着,只见一辆奔驰车缓缓停在路边,福林走了过来。
“一凡,这都多少年没有见了,真是想死你了!”福林说着,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也想念你们啊。”一凡感慨道。
“走,先上车吧,咱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福林说道。
一凡便随福林上了车,三人来到胶东人家餐馆。
三人一见如故。从小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彼此知根知底,总有说不完的话。几杯酒下肚之后,更是相谈甚欢。
小东红光满面,“从小到大,咱哥三,一凡你是最优秀的,每次都是班上的第一名,现在又在美国学习这么多年,那是越来越牛逼了。咱们哥几个里面,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你。连我爸都经常教育我,‘你看人家一凡,再看看你自个儿,你好好跟人家学学’。我也想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所以,总缠着跟你在一块玩。可是,我发现跟学霸差距越来越大。你现在是海归了,早就把我甩了好几条大街!”
一凡“咕咚”猛咽了一口闷酒,“回国之前,我倒是信心十足,准备回来好好干一番事业。回国之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去人才市场一看,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而且硕士博士一抓一大把,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才来?我记得在出国之前,可没有这样,那时候一个本科生都是很抢手的。”
福林笑着说道:“你出去也快有十年了吧,这十年那可是天翻地覆,你刚回来肯定不适应。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了。现在,每年招收大学生五六百万,硕士生五六十万,博士生五六万,哪里还会缺人才?不是有这么个顺口溜——研究生找一找,本科生遍地跑,专科生扫帚扫。”
一凡摇头叹息,“那我这么多年的学业就白读了吗?”
小东皱起眉头,颇为不解,“你找个工作还不容易吗?让你爸给打声招呼,哪个公司的老总不给几分面子?我再告诉你句顺口溜:‘一等爸,不说话;二等爸,打电话;三等爸,说好话;四等爸,在家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你还说自己愁着找工作,这也太矫情了吧?”
一凡说道:“我确实不想让我爸出面。你看人家美国人,孩子18岁以后,父母就不再管了,每个人生活都很独立,这不挺好吗?成年人还依靠父母,那是很丢脸的事儿。”
福林嘿嘿一笑,“这里不是美国。在中国必须拼爹,否则会让孩子从根本上丧失竞争优势。在美国,你用一个暑假端盘子,就能挣出学费,在中国,可能吗?你呀,是让老美给洗脑了,脑袋一根筋,想问题不会拐弯。你现在翅膀还不硬,必须有人拉你一把。”
一凡颇为不屑,“拉什么拉?我最看不惯那一套人情世故,搞坏了风气,埋没了人才。能力大就干大事儿,能力小就干小事儿,都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别搞什么歪门邪道。”
“呃……嘚,你牛逼!来,喝喝!”
又喝了几杯,一凡心头一热,“你们现在都开上宝马、奔驰了,快说说,你们这些年都干什么了?怎么一下子成土豪了?”
福林神秘地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小东心直口快,“嗨,一凡又不是外人,和咱们光着屁股长大的,他在美国读书都读傻了,咱们现在得拉他一把。”
一凡哀叹一声,“又是拉,又是拉,拉什么拉?我就是问问。快说说,都有什么发财的门路?”
福林说道:“发财其实很简单,干房地产就是了。”
一凡很好奇,“房地产?我以前只知道应该发展高科技产业,如果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上去,那就发展装备制造业。这个房地产,我可真不懂。房地产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福林说道:“房地产一直在发展啊,只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这正是房地产发展的黄金阶段。”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发展房地产呢?”一凡问。
“不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嘛,房地产也是一个市场。以前,是单位福利分房,可是,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福利房不够用了。怎样才能解决住房短缺呢?一凡,你是学经济学的,自然会明白,市场是调节供需矛盾最有力的杠杆。”福林说道。
小东补充道:“老百姓有了住房,政府有了税收,开发商赚了钱,这都是皆大欢喜啊!还有啊,房地产要用到钢筋、水泥、涂料、门窗、电器,你想想带动了多少产业啊!房地产的大车一启动,对经济的拉动就举足轻重。”
一凡却顾虑重重,“一个国家的经济靠房地产来支撑,是很危险的。房地产泡沫曾让rb经济一蹶不振,所以现在rb宁愿发展色情业,也不愿意再发展房地产。如果稳定不住房地产市场,让住房成为投机的资本,还可能加剧社会矛盾。要摧毁一个国家,未必要用飞机大炮,打经济战照样可以。我是学经济学的,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的楼市股市汇市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金融层面就会出现破绽,很容易被境外资本所攻击,当年rb是这样,97年东南亚也是这样。如果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那中国经济就危险了。”
小东说道:“你呀,还是跟小时候一样,以天下为己任,高谈阔论一番,自然可以过过嘴瘾,只是,宏观经济的大局,哪里轮得上你来操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先飞黄腾达,才有发言权。我们发现你‘三观’不正,想给你脑袋开开窍,没想到你一脑子浆糊。今天就别唠叨这些事儿了,来,喝酒!”
“喝酒。”
三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