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辩经会(上)(2/2)
他的声音清越洪亮、抑扬顿挫,仿佛充满一种磁力,现场一片寂静。
江流儿在讲经说法时引经据典,义理分明、深入浅出,颇得众人喜爱。但佛学经论毕竟深奥,难免有很多词句艰涩难懂。所以,每天讲完经,江流儿总会留下一些时间专门用来给大家问疑解惑,一些好事者当然也会借机刁难讲经人。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沙门削发出家,是不是有违孝道呢?”一个束着混元发髻的中年道士突然发难。
此刻的江流儿似乎并不紧张,当即沉着应答:“沙门削发出家,正是以清净朴素之身,弘扬无上大道,这叫做立身行道。先生虽不削发,不也是出家人吗?”
闻听这一句,那个中年道士马上哑然,不再言语。
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和尚,竟是如此的沉稳、淡然。他的眼神中没有因为有人故意刁难而怨恨,语气里也没有对挑战者的鄙夷,一举一动磊落大方,就好像修行多年的高僧一样,不禁令人为之赞叹。
“玄奘师叔,我想问的问题是......怎样可以成佛?”一个净土寺的小沙弥用稚嫩的嗓音发问。
看见这个天真可爱的小沙弥,江流儿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自己年幼时候经常缠着法明长老问东问西的场景,于是他微笑答道:“放下、忘掉就可以成佛。”
小沙弥似懂非懂地眨巴眨巴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又问道:“那佛又是什么呢?”
“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佛就是你自己。”
面向众人,江流儿又补充道:“世人抛弃杂念,可以看见清明世界。无欲无求,才能体会佛意。”
“谢谢玄奘师叔!”小沙弥合掌致谢。
“若要成佛,须得心悟。请问法师,心却在哪里?”一个其貌不扬的灰衣居士大声问道。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这便是心!”
“至于心在哪里......嗯,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就处处都是苦海了。”
“那又如何做到心悟呢?”灰衣居士继续发问。
“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一切迷误,只因回避自己的内心。静下心来,燃一炷香,检视自己的内心,或许你可以心有所悟。”
江流儿笑对全场的僧、俗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