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编辑手札 > 世界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各种车辆

世界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各种车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京城传》 白领 龙霸环宇 创世神缘 棋神 江湖少年传奇 传奇之浴血重生 只嫁状元郎 牧狼人 魔舞冰神

早在商代,我国车工已经能制造相当高级的两轮车,车轮有辐条,结构精致华美。周代已经采用油脂作为轴承润滑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出现高架车辆巢车等新型车辆以外,还特别注意薄弱环节的加强,如车轮上出现夹辅等。

在汉魏时期,盛行独轮车。独轮车在当时是一种极经济而应用很广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三国演义》中所着力描述的“木牛流马”,据许多人研究,就是一种独轮车。同时也出现了四轮车。

南北朝时期出现驾十二条牛的大型牛丰;又出现磨车,把石磨放在车上,行十里磨十斛。还有用石油做润滑材料的记载,以及装二十个轮子的车。五代时出现三轮车。明代为了运输建筑材料,曾经设计制造性能良好、山地和平原都能适用的八轮车。清代出现挂帆的独轮车和四轮铁甲车。

在车辆发展的过程当中,从机械结构方面来说,尤其重要的是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出现。

从三国时期开始,历代史书差不多都有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记载:但是比较简略。直到宋元时期,《宋史》才详细地记载了它们的内部齿轮构造。

指南车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个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开始行车的时候木人的手臂向南指,此后不管车向东或向西转弯,由于齿轮系的作用,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在宋代,燕肃于宋神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造指南车,后来又有吴德仁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再造指南车。这里介绍的是指南车的基本原理。指南车上的轮和齿轮如下:

足轮二个,直径六尺,圆周十八尺①:

小轮二个,直径三寸;

附足立于轮(齿轮)二个,直径二尺四寸,圆周七尺二寸,齿距三寸,齿数二十四个;

左右小平轮(齿轮)二个,直径一尺四寸,齿数十二个;

中心大平轮(齿轮)一个,直径四尺八寸,圆周十四尺四寸,齿距三寸,齿数四十八个。

所谓足轮就是车脚轮,是着地旋转的行走元件。小轮是滑车。附足立子轮是附在足轮上的齿轮。中心大平轮是平放在车箱当中的一个大齿轮,这个大齿轮的轴向上伸出,轴上立一个木人。中心大平轮转多少度,轴上的木人同样也转多少度。左右小平轮是两个小齿轮,分装在中心大平轮的两边,起传动作用,当车一直向前行驶的时候,左右小平轮和中心太平轮是分离的,不相接触,因此两边足轮的转动不影响中心大平轮。当车辆向左转弯时,辕的前端向左移动,辕的后端就向右移动,辕后端的绳向右经过滑车,把右边的小平轮放落,和中心大平轮相接触。结果中心大平轮受右边车轮的影响向右转动,恰好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变,仍旧指向南方。比如车向左转六十度,中心大平轮就向回转,向右转六十度,使木人保持原来的方向,手臂仍指向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修仙不易,柳愚卖艺 开局摆摊卖盲盒,开出仙王裹尸布 末法: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修仙者 仙子放下矜持,择日就能飞升! 师尊,我真没想过当逆徒 蓝星玩家太激进,催我登基称帝 趁仙子们弱小,忽悠她们当道侣 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 封神:这个帝辛不对劲 日不落领主:从手搓军舰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