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甫复起:董卓养寇成空(2/2)
事情到了公元189年二月,也就是灵帝崩、何进死、二袁血洗皇宫的那一年,王国、韩遂、马腾的叛军疲惫不堪,解围而去,皇甫嵩于是按原计划进兵追击。
这个时候董卓却又上了一个奇怪的建议:“我们现在不可以追击,因为兵法上说穷寇勿迫,归众勿追。”
这个主意稍后再谈,我们来看皇甫嵩的反应。
皇甫嵩的既定政策就是等叛军逃跑再追击,现在敌人已经逃跑,皇甫嵩怎么可能不追呢?他再次教训了董卓一番:“你说的不对!先前我不攻打叛军,是避其锋芒,现在去追击,那是趁他病,要他命,我所攻打的是疲惫之军,根本不是回家的士兵,叛军现在只顾着逃跑,根本没有斗志,我现在以整军击乱兵,不是攻打穷寇。”
教训完董卓,皇甫嵩作了一个很有深意的安排:把董卓的军队安排为后军,也不管董卓了,自己率军出击,史载“连战,大破之,斩首万馀级。”
皇甫嵩获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他用事实证明,在镇压韩遂、马腾的叛乱过程之中,没有了他董卓这盘菜也照样能开席。
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以董卓先前想火速救援陈仓的表现来看,他这次以前将军位出征,是想有一些表现的。
可是为什么,他在叛军逃跑的过程之中阻挠皇甫嵩的既定计划不想去追击呢?!
真的是他不会用兵,比皇甫嵩差太远?!
从董卓一直的表现来看,他不是韩信、吴起那样战必胜,攻必取的一流名将,这一点没有问题。所以他第一次出的主意没有皇甫嵩高明可以理解。
但是他同样也不是张温那样窝囊的无能将领,否则不可能身为主将这么多年,还一直做到前将军。
这样一分析的话,那他第二次建议穷寇勿追就很有猫腻,再联系张温还是主将时,他就不想跟叛军大规模作战,而被孙坚痛恨,我们就不难作出总结:董卓并不想真的扑灭韩遂、马腾叛军。
这一个想法很著名,因为和皇甫嵩不同,他是职业军人,皇甫嵩没有仗打还可以进朝做三公当宰相,虽然和宦官不对付但是至少有退路,但是一旦没有仗打,他董卓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从董卓的发迹来看,他就是托了边章、韩遂、马腾的福,让他一路升到前将军。
对于董卓这种养寇自重的做法,历史上都非常常见,洪承筹还教过吴三桂,一定要让云南有事,他才能长保富贵,董卓虽然不是绝顶聪明,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他先前要去打叛军那是不能让叛军太嚣张,这样他身为官兵副总指挥没面子,但是他同样也不想扑灭叛军,这样他就能一直升官长保富贵。
但是聪明人皇甫嵩打乱了董卓的所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