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17章 袁绍被困:董卓倡言废立

第17章 袁绍被困:董卓倡言废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曹操对袁术的评价,大概是出自同时代人大名士孔融的评价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但是我们从孙坚和袁术的交好来看,袁术肯定没有大家认为的那样差,否则也不很快在南阳迅速开成割据势力。

袁术的日子很好过,不过他哥哥袁绍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我们前文讲到,袁绍当时是跑到了冀州。

袁绍本来就是江湖大哥,他既然敢往冀州跑,说明冀州是有一帮好兄弟的,而且袁绍此时的身份还是朝廷的司隶校尉,而且袁绍还有一个叔叔朝隗是当朝太傅,所以冀州归附投奔袁绍。

《后汉书·袁绍列传》记载:是时,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

我认为当时人们非常拥护袁绍和袁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袁诛杀了为祸长久的东汉宦官,可以这么说,是袁绍和袁术真正结束了宦官在东汉王朝的势力,从二袁将宦官斩杀殆尽之后,宦官就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寿终正寝了,虽然这件事让曹操很不爽,但是却赢得了天下百姓的归心,因为在很长时间里,老百姓非常痛恨杀了许多名臣清流士人的宦官。

袁绍在冀州的行动,让一个人很不爽,这个人当时冀州地界上的老大:冀州牧韩馥。

这个也很好理解,本来天下大乱,各个州郡都拥兵裂土,韩馥本来在冀州过得好好的,现在袁绍一来,等于在他眼皮子底下成立了国中之国,大大损害了他的领土完整。

但是袁绍当时的名声太大太好,他还不敢直接杀了袁绍,于是他干了一件挫事,天天派人到袁绍的家门口堵着,不让他起兵。

这件事很损,也很阴,如此袁绍一直被这么堵下去,那连家门都出不了,别提争什么天下了。

于是袁绍的小弟,当时的东郡太守桥瑁就干了那件轰动神州的大事,诈以三公之名,传檄州郡,号召天下起兵反董,正是这个檄文,激起了十三路关东诸候起兵反董,也让桥瑁青史留名。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桥瑁为什么起草檄文的时候是以三公名义了,因为他假借三公名义。

现在朝廷之中的三公,除了董卓,就剩下袁隗比较有名。

袁隗身在洛阳,不可能来领导起兵,那来领导起兵的,就只有袁绍和袁术了。

可是袁绍现在被韩馥软禁了。

桥瑁的檄文一发出,韩馥就知道他再也不能囚禁袁绍了,他再不放了袁绍,天下的英雄都会来找他要人,那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于是听任袁绍起兵。

袁绍的日子虽然不怎么好过,但是冀州毕竟有一帮生死兄弟,而且路途上也一路平安。

相比于二袁,曹操又是最惨的,因为他在跑路的途中,就又差点死了,不是一回,是两回。

事实上曹操跑路的过程中都没敢用真名,是换了假名跑的,跑到河南中牟这个地方,却被县里的亭长抓住,看着很可疑,就绑了送到县衙里,幸亏县里有人认得是曹操,又把曹操给放了。

《三国演义》里演绎成县令是陈宫,也由此而来,这便是曹操逃亡过程中的第一次大难。

第二次大难也很有名,那就是曹操杀吕伯奢事件,被曹操先下手为强,解除危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