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24章 诸侯离散:臧洪入袁麾下

第24章 诸侯离散:臧洪入袁麾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其实此时对袁绍怀有贰心的不仅仅是韩馥,就连袁绍最早的一个小弟,济北相鲍信,也逐渐对袁绍有所怀疑。

这个鲍信,前文也出场过,就是在董卓刚入京,袁绍还在洛阳的时候,就劝过袁绍诛杀董卓,但袁绍没有听从,大概从那个时候起,鲍信和袁绍有些分歧,不大信任袁绍了。

《资治通鉴》记载:豪杰多归心袁绍者,鲍信独谓曹操曰:“夫略不世出,能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乎!”

连诸侯之中官位最小的鲍信都不大信任袁绍而改投曹操,可见袁绍的实际影响力也很可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才说,诸侯会盟失败,袁绍等不敢进兵并不全是袁绍的过错,说到底,袁绍此时虽然名为盟主,但实际控制的地盘和军队都少得可怜,并没有诸军的实际指挥权。

袁绍作为盟主都受制于人,不敢轻动,那其他诸军也不是傻子,当然不敢轻易进军,当然,曹操这样的当世英雄是例外,但是他的进兵同样也遭受了失败。

曹操失败之后,兵马已经很少,就带着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去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等人还送给曹操兵马四千余人,至此,曹操的势力算是又恢复了一些元气。

但是曹操在此时又遭遇了一次兵变,就是上文提到过的手剑杀数十人的事情。

曹操闹得灰头土脸,其他诸军更加不敢和董卓作战,于是逐渐也就解散了,从此,天下诸侯真正陷入了逐鹿中原的兼并战争之中。

谈完这次关东诸侯会盟讨董的大背景,连正盟主袁绍都无能为力,更别说诸侯暂时推举的代盟主臧洪了,所以臧洪最终没有成为另一个项羽,在诸侯兵散之后,便又随张超回了广陵,继续做他的小小功曹。

但是时逢乱世,臧洪的功曹也没有做很久。

因为不久之后,汉末的一位著名军阀公孙瓒和我们前文提到的文治英雄大司马刘虞有矛盾,发兵攻打刘虞。

刘虞不是武夫公孙瓒的对手,这时候有其他诸侯派人去救援刘虞,广陵太守张超就是其一,他派去救刘虞的人正是臧洪。

但臧洪走到了河间(今河南沧州)地面,却正好碰到公孙瓒和袁绍打仗,道路阻断,无法继续前行,只好来到袁绍的军营。

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吞并了韩馥,实力非常强大,已经不是昔日有名无实的名义盟主了,而是真正手握大权的一方诸侯,而此时的代盟主臧洪却依然困顿,不知道这两位盟主见面是何等情形。

事实上袁绍对这次昔日的代盟主也相当器重,把他当作好朋友,还让臧洪做了“青州刺史”。

我们前文提过,汉末时天下分为十三州,这青州就是其中之一,而袁绍一人占据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州之地,就成为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最强统治者。

而袁绍刚见到臧洪,就把一州军政大权交给臧洪管理,可见他对臧洪那是真器重,而袁绍一句话,臧洪就超越了他的老朋友老主人张超,也成为一方大员,《三国演义》里经常有人说曹操对关羽如何器重,什么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在我看来,曹操对于关羽的器重比起袁绍对臧洪,那实在不在一个级别上。

而青州以前的刺史,名字叫焦和。

这个焦和,一句话,是个和孔融类似的夸夸其谈,但没有实际才能的人物,在他的统治之下,黄巾起.义军把青州弄得处处刀兵,民不聊生,而这位焦和大人不但不训练军队前往平乱,反而天天拜大神祈祷。

在这种情况下,焦和病死了,来接替焦和的就是臧洪。

臧洪第一次当刺史这样的大官,但是出手不俗,很快就把叛军平定下去,青州的百姓又过上安宁的生活。

臧洪在青州刺史任上干了两年,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臧洪和袁绍的相处并不是十分融洽的,这大概与臧洪太过正直的性格有关。

两年之后,袁绍又开始不放心让臧洪一直占据一州之地,又把他降为东郡太守。

就在这个时候,臧洪的老朋友老主人张超出事了。

这次张超出事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与这一卷的主人公曹操打起来了。

这个时候曹操正因为父亲曹嵩在徐州被杀而怨恨徐州牧陶谦,进而发兵攻打陶谦。

这位陶谦其人,我们以后再说。但不管是不是陶谦派人杀了曹嵩,但曹操的军队在进攻陶谦的过程中大开杀戒,乃至屠城是被史书写明了的。

就在曹操和陶谦大战的时候,张超和曹操帐下的三个人起兵背叛了曹操,而这三个人之中,有一个人非常有名,就是后来吕布的主要谋士陈宫,另外两人名叫许汜、王楷,后来都成为吕布帐下的谋士。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张超和陈宫为什么要背叛曹操?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