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公元579 > 1.高祖武帝之冤案

1.高祖武帝之冤案(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谈之牛虻不吸血 刺客法则 至强奴仆 网游之辉煌天际 仕警官途 我要当盛唐皇帝 风华绝仙 网游之巅峰法师 娱乐领路人 大时代里的小军阀

我微微一笑说:“好啦好啦,没什么好争的。朕与父皇连心一体,又没有叫你们挑拨我们父子关系,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呀?朕尚年幼,朝廷里的事都还不甚了然,对其中的许多隐情根由就更加不清楚了,现在身边又没有一班可靠的智囊团,你们不辅佐朕,朕又去靠谁啊?”

小末听了都赶忙跪下,红着眼圈说:“主上,奴才有所顾虑,不敢直言,主上却这样倚重我这么个小小奴才,奴才愧对主上恩德啊!”

燕骏也跟着跪下说:“臣相信陛下必为一代英主,能如此对待臣等这样的下人,必可更加厚待真正的人才,假以时日自然精英景从,将来必成伟业!”

我双手虚扶,笑道:“都别唱赞歌了,都起来,还没回答朕的问题呢。”

小末抹了一下眼泪,坐直了抢先说:“奴才先说。主上问太上皇为何要收拾赵王的人,其实不止是赵王,而是要打压五个叔王啊。这里面的故事说来话长。奴才虽然也没多大点,但打记事起就在这皇宫里,可以说是侍奉过三代皇帝的老人了,看到听到的事情太多了。奴才虽然没有直接侍奉过先皇武帝陛下,但侍奉过侍奉他老人家的那些大太监,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听见过一个天大的秘密……”

“噢!什么秘密?”我的好奇心大盛。

“先皇武帝的六弟卫王为什么谋逆啊?都说是因为他想弑君篡位,其实起因是为了武帝立太子的事,卫王与武帝发生了争论。他主张兄终弟及,说武帝与之前的两任皇帝都是兄弟。至于他是不是想着自己也可以轮着做皇帝,这个没人知道。武帝则坚持己见,说等自己百年之后,兄弟们也都垂垂老矣,怎能继位为帝?立太子是为了我朝百年大计。将卫王训斥了一番,逐出宫去。后来不久就发生了卫王趁武帝出京狩猎而举兵谋反的事。”

“这跟赵王他们有关吗?”我问。

“主上别急啊,这秘密还没讲完呢。到了去年五月,武帝亲征突厥,突然身染重病,返京后就要立遗诏传位于太子,也就是天元大皇帝陛下。谁知竟有不少大臣以太子不肖、诸王英睿为由,极力谏阻武帝传位太子,请他在诸王弟中择贤而立。”

“是朕的那五位叔祖王爷们这样要求的吗?”

“陛下,当时还有六位您的叔祖辈王爷,齐王宪尚在。”燕骏提醒道。

“哦,哦!”我一下子想起了代王跟我讲的宫廷血案——齐王宇文宪是在宇文赟继位后才被绞死的。

小末点点头继续说:“主上,那六位王爷他们一个也没出面,武帝病榻前也没召见过他们。唯一托付遗命的是前宗司宇文孝伯,他与武帝同岁,是武帝幼时伴读,武帝对他的忠诚、才智和品德都给予高度评价,曾对他说过‘公之于我,犹汉高之与卢绾’的话。虽然群臣都不能谒见武帝,但谏章却源源不断,武帝难免就会疑心是六王在后面指使的。据说齐王在家里说了一句‘弟未老而先衰矣’,这话传到了宫里,气得武帝口喷鲜血,本来已经立好备选的两份遗诏中的一份被鲜血浸透了,那一份就是传位齐王的诏书啊。”

“啊!皇祖为什么立了两份遗诏?”

“奴才听说,武帝看了那些谏言传位于弟的奏章,也犹豫了,便立了两份遗诏,想再最后考虑一下,在殡天之前做出最后抉择。谁料……唉……总之最后武帝把手指向了传位太子的遗诏,就驾崩了。”

我听了半晌无语,真是惊心动魄啊。历代史学家都对这位堪称伟大的北周武帝传位宇文赟的事嗟叹不已,原来竟是个历史冤案。宇文邕命在垂危之时还能听进谏言,徘徊于传子与传弟之间,可见他心系天下苍生,想为他们选一位更合适的君主。他最后错选昏君那一点瑕疵在我心里抹掉了,那不能怪他啊。那是齐王宇文宪自毁前程,由此推断齐王即便当了皇帝也不见得就是个明君。

燕骏见我不说话,就问小末:“齐王说的那句话有什么含义啊?怎么会把武帝气成那样?”

我接口道:“他是在抱怨皇祖武帝啊。武帝当初不接受卫王的建议,理由是他老人家殡天时兄弟们也都老朽,不堪社稷大任。而武帝竟英年早逝,他的兄弟们都还春秋鼎盛,他老人家依旧坚持传位于太子,岂不是把齐王这些还没老的王爷们当成了朽迈之人了?难怪父皇在继位之初就杀掉了齐王啊!”

燕骏沉吟着说:“在臣看来,这也是太上皇还那么年轻就禅位于陛下的原因。此前一直想不明白,听了小末刚才所说和陛下的解释,臣总算是想通了。”

刚说到这儿,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一个小太监探了一下头,小末立刻大叫:“狗奴才,你不想活啦?敢在这儿探头探脑!”

那小太监连忙进来跪下说:“禀皇上,侍卫马骅回来了,说有要事求见主子呢。”

马骅?!派去密查冯小怜的燕骏四弟,他回来了!!!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