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佐唐 > 第三十九章 悖论

第三十九章 悖论(1/2)

目录
好书推荐: 狂兽战歌 红色仕途 恶魔信用卡 位面娱乐王朝 道囚 无限乱弹之宇宙大富翁 洪荒之陆压逍遥录 情感操控师 末日冰河 持戒者

言语道断——

佛法的最精妙之处,在于体悟,在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于执著于空执著于有,最后执著于非空非有,都是不对,最是不可思议之法。

不可思议的本意是,不可思维,不可言论。只要动念就是不对,只要开口就是错。

就如最为著名的《金刚经》中的最为著名的三段论: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其意广深,曾被一知半解之人误认为无用之言,其实不然,此话的本意是指,虽然佛法出口就错,但佛法修行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所以佛要立一个名词出来,就叫般若波罗蜜。因为如果佛不说,无人知道般若波罗蜜。但此般若波罗蜜只是文字般若波罗蜜,并非实相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称之为般若波罗蜜的名称。

先立相后破相,和先说一个空,然后再破一个空一样,都是为了破而立,而不是为了执著!

崔居瞅准机会,一下将慧广置于自相矛盾之地,让他无法再自圆其说,以他这般年纪,能将佛法理解得如此深妙,实属难得。

崔居抚掌一笑:“再问法师,既有缘起性空,又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究竟该舍谁取谁?”

慧广脸色由青转红,满脸怒容:“小僧不与你这黄口小儿辩论……”

“法师口口声声称在下为黄口小儿,可是存了鄙夷之心,佛曰,不贡高我慢,不恶口,法师连犯两戒,该受何等惩罚?”崔居不依不饶。

慧广面红耳赤,嚅嚅难言,半响才恼羞成怒地一甩大袖:“呈一时口舌之利,作无谓之争,不值一驳……”

“哈哈……”崔居放声大笑,“身为出家之人,理应将佛法吃透,就算不能普渡众生,也要熟知经,才可身为人师。如你这般非既济世渡人,又不是佛法精湛的和尚,与世间尸位素餐的无能官员又有何不同?”

此话说得过了一些,尽管慧广或许态度傲慢了一些,但毕竟并非所有僧人都有出众的口才,能够升座**,以辨才折服天下的高僧更是少之又少。

身在龙兴寺之中,虽然周围人群来往,并无人停下来围观,但崔居说得声音过大,还是引起不少人的张望。慧广更是气极,双目圆睁,几乎要喷出火来,却只是浑身发抖:“你,你,你……”了无数句,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其实慧广也并非如崔居所说是一个一无是处之人,他出身官宦之家,学有所成之后,忽然心灰意冷,随后出家为僧。在唐时,僧人无比受人尊敬,又因他确实才学出众,出家不久就成为一寺的八大执事之一,深受方丈重视和信众的敬重,再加他本来就性子有些傲慢,又恃才傲物,说话不知委婉迂回,所以与崔居一见之下起了冲突也在所难免。

崔向见崔居恶气已出,也不想将事情闹大,急忙将他拉住,就要悄然遁走,忽然从松柏林中闪出一人,也是一名僧人,年约五旬下,生得一脸白净,一尺长须,一眼望之飘然出尘,单是这副好相貌,就令人不由自主心生好感。

“这位施主请留步……”

崔居眉毛一挑:“怎么,你也想与我辩论一个输赢出来?”

僧人微微摇头,脸笑容如春风秋水,让人心中说不出来的清凉自在,只听他缓缓说道:“佛法最重体悟,不重辩论,就是佛法,也只是用来载人的船,一旦登岸,佛法也要舍弃不用,何况是世间的言语辩论?法应尚舍,何况非法!”

僧人的声音尽管平缓,没有丝毫起伏,却如一缕清音,直入人心,让人无法抵挡。

崔向心中一惊,看此人不动如松的气势,听此人直指人心的声音,此人就算不是得道高僧,也是佛学精湛之人,不可小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