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悖论(2/2)
崔居显然也注意到对方稳如泰山的沉稳,不由心生警惕,说道:“听你所说,刚才我和慧广法师辩论半晌,全是非法,不入法师法耳了?”
“这倒不是,佛法也是讲究先立相后破相,不立如何破之?正是因为先立后破,随立随破,才有逐步提升的过程。”僧人不徐不疾地答道。
崔居不解其意:“那法师拦住在下,有什么事?”
僧人笑答:“也无事。”
“无事叫我做什么?”崔居大为不解,转身去看崔向。
崔向笑而不语。
“小施主,小僧且来问你,你来龙兴寺有何事?”
“前来寻找高僧参悟佛法!”
“参悟佛法?那小僧就要多问小施主一句了,不知小施主参悟的是空还是有?又或者是非空非有?”僧人笑吟吟地问道,但言语之中的机锋却是无比犀利。
崔居顿时愣住。
若他说空,是执著,若说有,还是执著。若说非空非有,还是心有所住。眼前僧人果然厉害,波澜不惊地就将他的退路全部封死,让他无法开口,开口就是错。
崔居默然无语,一脸求助地看向崔向。
崔向也知道此题无解,跳进去容易,跳出来难,非要辩论也并非不可,只是太耗费心神,不如再立新题让此人来解,便道:“我二人不问空不问有,只参禅宗和净土。”
净土宗初始于东晋之时,由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创建而成,慧远大师也被尊崇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始于东晋,在唐朝之时开始兴盛,一时信众众多,禅宗因此大受影响,许多禅宗法师都对净土宗倡导的“一句阿弥陀便可见性成佛”深不以为然,禅净之间的争论时有发生。
龙兴寺是禅寺,必须是参禅为主,崔向突兀提出净土宗,就是为了跳出此名僧人提出的不解之论,转而将他引入自己设定的悖论之中。
果不出崔向所料,一提净土,僧人一改刚才的平和之气,微有不满地说道:“净土宗以一句阿弥陀即可见性成佛的轻率之说,让无数大字不识的愚夫愚民都日夜念佛,以为念佛即可成佛,此为大妄语。见性成佛,要饱读佛经,参悟经典,哪里只是一句佛号就可以得到无甚深微妙法?”
崔向笑得很开心,点头表示赞同:“法师言之有理,佛经浩瀚如海,博大精深,若不将佛经吃透,想要成佛,就是缘木求鱼,一句佛号就想成佛,岂不是痴心妄想?”
僧人听崔向赞成他方才所说,不及多想,连连点头。
“可是……”崔向忽然声调一转,“莫非法师不曾听过‘大道至简’的道理?更何况佛祖也说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既然佛经是渡水而过的船,佛号也应作如是观……法师以为然否?”
终于……又让崔向给绕了回去,打成了一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