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识人用人(1/2)
正在杨福同和梁老三谈兴颇浓之时,柳胖子和上海钱庄的朋友也达成了决议,由通裕粮行出面来借,“三大”和柳胖子一共放贷十万两银子,以三个月为期,到期可以转一转,梁老三和杨福同做保,却有一个条件要孙本初答应,这笔借款没有还清以前,浙江海运局在上海的公款汇划,要归“三大”承办,这是一种变相保证的意思.
“用不着跟孙大老爷去说。”杨福同这样答复,“我就可以代为答应。”
“利息呢?”梁老三问。
“利息是这样,”柳胖子回头看了看那面“三大”的人,低了声说道:“年息一分一照算。”
“这不算贵。”梁老三说。
人家是漂亮话,杨福同要结交梁老三,便接口说道:“也不算便宜!”
柳胖子很厉害,他下面还有句话,起先故意不说,这时察言观色,不说不可,便故意装作埋怨的神气:“你们两位不要性急!我话还没有完,实在是这个数!”说着伸开食拇两指扬了扬。
杨福同问:“八厘?”
“不错,八厘。另外三厘是你们两位做保应得的好处。”
“不要把我算在里头。”杨福同抢着说道,“我的一份归三哥。”
“小爷叔,你真够朋友!不过我更加不可以在这上面‘戴帽子’。这样,”梁老三转脸问柳胖子,“你的一份呢?”
“我?”柳胖子笑道,“我是放款的,与我什么相干?”
“话不是这么说。柳老板,我也知道,你名为老板,实在也是伙计,说句不客气的话,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梁老三扬了扬手,爽快地说道:“我要顾到你的好处。不过这趟是苦差使,我准定借三个月,利息算九厘,明八暗一,这一厘算我们的好处,送了给你。”
柳胖子客气道:“这怎么好意思?”
此时的杨福同完全站到梁老三这面了,“不必客气了。”他问,“我们什么时候立契约?”
“明天吧!”柳胖子道。
谈定之后,又约定了第二天下午仍旧这里碰面,随即分手。柳胖子跟“三大”的人还有话谈,杨福同一个人回去,把经过情形一说,孙本初和周,吴二人,十分兴奋,自然也把杨福同赞扬不绝。
避开闲人,杨福同又把常大淳汇款到家乡的事,跟孙本初悄悄说了一遍。
孙本初皱着眉笑道:“事情这么顺利,我反倒有些担心了。”
“担心什么?”杨福同诧异。
“担心会出什么意外。凡事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那在于自己。”杨福同坦率答道,“我是不大相信这一套的。有什么意外,都因为自己这个不够用的缘故。”说着,他敲了敲自己的太阳**。
“不错!”孙本初又说,“你的脑筋好,想想看,还有什么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杨福同想了一下,道:“你要写封信给常抚台,信中不必详叙,只用告诉他事已办妥就行。”
孙本初点点头,道:“对,我马上动手。”
当夜杨福同跟吴委员在三多堂替周委员饯行。第二趟来,虽算熟客,“长三”的规矩,也还不到“住夜厢”的时候,但梁老三的朋友,情形特殊,周,吴二人当夜就都做了三多堂的入幕之宾。
第二天,孙本初去拜客,先拜地主上海知县,打听总办江浙漕米海运,已由江苏臬司调为藩司的薛良人,是否在上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