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识人用人(2/2)
据说薛良人一直不曾回苏州,公馆就设在上海,于是转道薛公馆,用手本拜见。
薛良人虽是个老实人,可才具却太过于平常,为了漕米海运的事,虽升了官,却搞得焦头烂额。常大淳参了他一本,说他办事糊涂,他却不敢据实奏复,原因是常大淳除了军机处有人,六部的长官也都替他说话,因此圣眷极隆,他惹不起!
为此,他见了孙本初大发牢骚,反把正事搁在一边。
孙本初从杨福同那里学到了许多圆滑的手法,听得他的牢骚,不但没有不豫之色,而且极表同情。
等薛良人的牢骚发过,再谈公事时,就格外方便了。
薛良人表示,交兑漕米余额完全听孙本初的意思,他会交代所属,格外予以方便。接着,他又大叹苦经,辩真相,讲道理,末了,他说:“可有人替我想想,我能到哪里去伸冤讲理?”
孙本初是浙江境内的官儿,归常大淳辖,自不能说上司的坏话,想了一下,只能安慰道:“大人的劳绩,上头到底也知道的。吃亏就是便宜,大人存心厚道,后福方长。”
薛良人是老实人,对他这两句泛泛的慰词,亦颇感动,不断拱手说道:“托福,托福!”
主人并无送客之意,这算是抬举,孙本初不能不知趣,陪着薛良人闲聊了几句后,主动告辞。
出了薛公馆,孙本初坐在轿子里回想此行的种种,无一事不是顺利得出乎意料之外,因而心里不免困惑,一个人到底是靠本事,还是靠运气?照杨福同的情形来说,完全是靠本事,想想自己的今天,似乎靠运气。
这话也不对!他在想,杨福同本事通天,如果没有遇到自己,自己没有补缺成功,此刻他自然是在钱庄做伙计。
怀才不遇的人,车载斗量,看来杨福同也是要靠运气的!
至于自己?如果不是自小就跟着父亲习于吏事,以及这一趟从京师南下,好好看了些经世之学的名著,为常大淳所赏识,那么即使小妖狐有天大的面子,也不过派上个能捞几个钱的差使。常大淳决不会把浙江漕米海运的重任,托付给自己。
照此一说,还是要有本事。有本事还要有机会,机会就是运气。
想到这里,孙本初的困惑消失了,一个人要发达,也要本事,也要运气。“飞将军”李广本事够大吧,却没封上侯!他就是典型的有本事没有运气!
可话反过来说,运气来了没有本事,不过昙花一现,好景也长不了!
现在是运气来了,要好好拿本事出来,本事在杨福同身上,把杨福同收服了,他的本事就变成了自己的本事。这样深一层去想,孙本初欣然大有领悟,原来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用人,用人又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面俱到,才智之士,乐予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由于这个了解,孙本初觉得用人的方法要变一变,应该恩威并用,特别是对杨福同,在感情以外,更加上权术,笼络之道,要无微不至。
半个月的工夫,一切公事都办得妥妥帖帖,该要回杭州了。
孙本初了为犒劳部属,特设盛宴,宴罢宣布:“各位这一趟都辛苦了,难得到上海来一趟好好玩两天!今天四月初四,我们准定初七开船回杭州。”
说完,从靴页子里取出一叠红封袋,上面标着名字,每人一个,连柳胖子都不例外,封袋里面是一张银票,数目多寡不等,最多的是周委员那一个,一百两,最少的是刘庶务的,二十两。
赏完了红包,他又笑道:“这些钱是供各位看花买醉用的。”说到“看花”那就是**的费用了,只不过是他说的文雅些。
此时的周,吴二人已然发觉,余秋儿成了杨福同的禁脔,自然不好再染指,好在他们在三多堂各有相好,有钱有工夫,正好去住两天。
而孙本初也托词到亲戚家住,其实就是住在梅家弄。
这个秘密,始终只有杨福同一个人知道。这一天晚上,孙本初约了他在婉香的妆阁吃酒,有公事以外的“要紧话”要谈。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