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学生涯_第十七章 金陵美食多(一)(2/2)
取名秦淮八绝,自然来自秦淮八艳的传承。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上的8个南曲名妓。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八艳的说法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这家伙与八艳同时代,经常混迹于秦淮河畔,在这本杂记里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非常有意思的是,八艳之中,董小宛容颜不算最美,弹曲不算最精,诗书不算最佳,结局也不算最好。但若论起厨艺,连开私厨的顾横波都要自叹不如。
董小宛是厨神,她做的糖,就叫“董糖”。董糖常在过年吃,包装很朴素,甜得有点发腻,只有江浙人吃得消。吃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鬼鬼祟祟,大概是因为太酥,吃的时候要小心,因为会有数不清的白屑屑落下来,弄脏了过年穿的新衣服。
现在,也不光是夫子庙,美食小吃金陵遍地都是。就拿面条来说吧,光面店据说就有一万多家,不亚于兰州、西安等这几个传统面食的大城市。
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等,在金陵这里地方,样样都有一个都不缺……
金陵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面食是皮肚面。
来一份大腕皮肚面,皮肚,肉丝,猪肝,木耳,青菜等等多东西的大杂烩,食材无须不太讲究,但一锅烩出来好吃就行了。
新街口陆家巷的项记面馆,算是金陵最火爆的皮肚面馆之一,饭点去的时候想都不要下想,肯定是爆满。等位是必须的,大家都习惯了,到了那先拿本书出来,慢悠悠地等。点的最多的还是出众的老头面。里面听得最多的也是,“喂,伙计,来一晚老头面……”
大行宫科巷的鸿福面馆,做的是金陵本地的小煮面,里面是皮肚,再加上农家香肠,榨菜,肉丝,雪菜,小青菜,有时候还加一点猪肝,西红柿这些,反正是满满一大碗。这家店的一个绝招,碗大!一碗是18块钱,用真正的海碗盛装,就算是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都要俩个人才能吃一碗,饭量差的根本吃不完。
如果你是大胃王,那就可以挑战一下,如果一个人能吃完这碗面,老板就给你免单。什么,你还能来一碗,你是哪里来的?饿死鬼投胎,难怪!免单,老板从不食言!
鱼头是没有勇气挑战,那天三人自信心爆满,点了两碗都没能干掉,肚子都撑得不行不行的,不过味道真是不错,加了这么多新鲜的食材,汤的味道很鲜美了,疏松的皮肚吸收了汤汁的美味,吃起来特别爽口舒服……一个字,爽!啥,不爽?不爽不要钱!
另外一种,也是具代表性的,老卤面!属于苏式的做法,红汤细面。仙鹤街上的袁园面馆,貌似没啥名气,也很低调,味道却相当靠谱,骨头汤底的小煮面最受欢迎,皮肚也还好,熏鱼香甜酥嫩,混搭着吃也无妨。
还有苏香园渔馆的羊肉面、北京东路覆兴园过桥大肉面、大行宫北碑亭巷广明大肠面、羊皮巷站绿柳居牛三宝面……
升州路和仙鹤街交界处,周边比较有名点的面馆也多,巴子面馆,名气很响的易记面馆,传说中的祁家寡妇面馆……寡妇门前是非多,凡是打着寡妇招牌的店,生意都是火的不要不要的,看来,人同此心,都想沾惹是非的多。
江宁路马道街上,有一家超强超强的拉面馆,门口永远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传说中,它是金陵出租车司机的最爱,很多司机饿了,宁可多跑个三五公里的空车,都要跑来撸上一碗,爽快!火得不能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