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回忆故园(2/2)
我们住的那条街有七八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儿,特别喜欢聚在一起讲这些闹鬼的传闻。有一个父亲是中学老师的女孩,讲起闹鬼的故事绘声绘色的,一个叫晓红的女孩总会被吓得哭起来,我们便笑她胆小,其实自己也早已出了一身的冷汗。
除了聚在一起讲鬼故事,我们还有一些新点子,比如占用谁家的客厅弄个画展,来个演唱比赛之类。有时还会办份报纸,每人负责一期。每期报纸都图文并茂,可惜没过多久这份报纸就夭折了。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子是每个人都在家门口设了一个隐密的“信箱”,每人都取了一个自以为很美的名字,而后用这些名字写信,自己去投到对方的信箱里。过了好久还不见回音,往往跑到对方家里去问她为什么不回信,而后再跑回自己家里守着信箱等她送来回信……我的童年与故乡血脉相连,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把自己的童年也留在了那里,我记忆中的故乡也永远是我童年时的样子。
八年的时光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故乡。故乡变了很多,是变年轻了还是变老了,说不表楚,只觉得陌生了。走在那条在童年不知走过多少次的路上,再没了当年的心情——现在我只是走在故乡土地上一个匆匆的过客。所有的东西仿佛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除了学校和河。
学校依旧,不过各自又添了几间校舍,*场更平整,旗杆更高更新更威风了,学校周围高大的白杨树又多了几圈年轮。河呢,依然在原来的河床上流着,只是两边的砌了水泥的堤岸,上面的木桥被钢筋水泥桥代替了。
曾经是我的家的几间老屋也还在原处,但已几易其主,面目全非,再难辨出当年的影子了。我曾精心侍弄过的门前的小花园儿,而今已成了空地,被踩得结结实实的。
伙伴们也还在,跟我一样,她们也都长大了。变了很多,见面除了寒暄几句,便陷入无言的尴尬,彼此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就婉转地找个理由散了。
我的童年不再,我的故乡也便不在了。我被时间从这块土地上连根拔起,栽到了另一块土地上,再也无法融入故乡的血脉了。
失落?惆怅?也许有吧。我分明地知道自己八年来念着的其实不是这块土地,而是一段童年的记忆。但,即便是段记忆,我还是会一直念下去,还会到那块土地上找下去。因为那是我的梦开始和生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