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十岁的导读(1/2)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在岁月的无情驱使下,也便会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人生,然而生活,爱情集于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年龄也便变得悄然。
生命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计划,因此拙写了三十岁的导读;我拒绝来世的诱惑,珍惜现生的一切,因此我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三十岁,而立之年,遥遥之期,却又兵临城下。年过二十,便被岁月融入了奔三之列,有些牵强,却又时至而归。
今年是牛年,我的本命年,人们都说本命之年甚是难-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景象将在本命之年淡然而生。智友便赠予了我许多红色物品,甚是感怀!而今年却是我的人生中的一个转折年,并不因为只是“本命”,或许更重要的是今年的我,用经济学的价值转向来解释,就是我已经不再是陈品,而将成为一件商品,价值取向变了,当然去向也变了,已经不再是学生的我,要告别17载的求学生涯。曾经一度觅学,以此来包装人之初的躯壳,而今却要举世而论,摒弃或者叫做不得不自然离去滋生惯养我许久的校园;或许叫做高墙,因为我早已厌倦了漫漫的学园,觅学的心永远不会停止,只是有着一颗自由的心,不想只在校园里学习,借用长辈们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当然,今年的六月我将被学校“赶出”校门,时日不久,安心等待我的是期然。
三十岁以前,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个是生存之本,根据《申论》学里的知识蔓延开来,社会的稳定,当然就在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当然就在于人的生存之本的稳定,衣食住行,牵绊着每个人的心,因为我们的生活圈子就这么简单——衣食住行。工作的事情想的不是很多,或许是我这个人有的时候只有远虑而没有近忧的缘故,也或许是有的时候想法变了,变得更懂得了自然。自然,但愿一切都自然起来,本命年的我不强求,只自然……
三十岁以前,得有着更多的发展与追求,稳定之余,止步这个词语,对于我的人生不会有着太多的点缀,因为在木明的字眼里不允许止步过多的画面。还是运用一下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我对发展与追求的最坏的理解吧,先说一下最美的理解,那就是春风得意一切顺然!现在就运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来解释我对发展的理解吧,因为最近忙着考试,也就忙在这些有趣的数学题里了,不过只要善于发现,生命中的一切点滴,都将是一个启示,都将激扬与点拨困顿的自己。此提大概就是有4个人,他们沿着边缘跑同一个球场,甲一分钟可以跑4圈,乙一分钟可以跑5圈,丙一分钟可以跑3圈,丁一分钟可以跑1圈,问要经过多少分钟后他们四个人第一次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问题甚是有趣,寝室同学看了以后,嘻唰唰的都求起了四个人所用圈数的最小公倍数,也就得出了60这个答案。
而此题的答案并非此然,因为此题的出发点是一分钟能够跑的圈数,而不是跑一圈需要多少分钟,因此在60这个答案的解题思路上本末倒置一下,也便游刃而解了,答案就是一分钟。因为虽然在体力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人跑的圈数不同,但是最终他们在一分钟后都会到达终点,也就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这个终点也就是!根据这道行政测试题,我道然了两个小道理,而这些道理也将导论着我三十岁的导读!道理一:路漫漫其修远兮,稳定之余,寻求更多的满足,曲折不可想,追求,迷离,纵然迂回也便只是回到,回到志气昂扬的,这便是我对追求最坏的理解。
在木明骨子里一直有着一根不敢堕落的肋骨,而这根肋骨就是我胸怀的第三根肋骨,这个根肋骨离我的心脏最近,简化为离我的心最近,因此这根肋骨时刻感触了我内心的气息,它懂我,懂我之余也时常提醒着我,激励着我时刻向前。纵然到了某一天,木明累了,身倒在了自己的足下,而我的心却依旧有着肋骨的支撑,心没有静身体也就不会凉了,在肋骨的支持下从新站起来,全身热乎乎的变终点再次为,重复着,重复着。
道理之二:回顾这道数学题,四人在同一个时间里跑了不同的圈数,最终回到了“”。而运用哲理学的反论点来说,也就是四人用了不同的时间与阅历,付出了不同的努力与辛追(嘿嘿,这里不是辛追夫人的意思哈),而最终都到达了“终点”。有的时候走同一条路,有捷径,这捷径有时是主观存在的,也或许是客观映衬的。只要把不懈二字时刻放在心间,也便有着到达终点成功的那一天,不过这里的终点不只止步的终点,只是断言了一段时间的追求与发展,到了终点之余,阳光依旧灿烂。三十岁的导读,三十岁前的思想计划于上顿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