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光绪中华 > “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济远”级穹甲巡洋舰(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美女在身边 坏蛋之风云再起 虚实人生 啸龙天下 超级炼神 武林淘宝王 好莱坞东方巨星 时之彼方 超级园丁 转世流氓

方伯谦字益堂福建闽县人。与北洋海军中的许多中高级军官一样都出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外患袭扰的时代。他们中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父辈讲述的洋人坚船利炮的故事中渡过都曾亲身感受过中国社会门户洞开下的痛苦变化。1867年年仅13岁的方伯谦和许多小同乡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院——福建船政后学堂的届学生古老中国建设新式海军的重担落在了这些孩子瘦弱的肩上。今天我们无法推想迈入这座中国海军殿堂时这群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在科举入仕被认做正途的时代他们心中是否会充满了对海上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海军职业的崇拜呢。大海彼端纳尔逊12岁走入蓝色最终成长为海军之神的故事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激荡吗?

按福建船政学堂的章程新生入校后先接受的是海军基础知识的培训期间每年除了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外再无其他休息日。如此紧凑的教程安排一切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早日成长为国家海防的栋梁成为中国的纳尔逊对起跑落后的中国海军而言时间实在是太紧了。通过严格的学院学习生活这批孩子们大都以优秀成绩毕业出色地掌握了作为海军军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这使得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事业的领导人物沈葆桢、李鸿章大感欣慰。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人还需要到大海上去接受惊涛骇浪的磨砺。

1871年方伯谦和刘步蟾等同学被派上了福建船政水师的风帆训练舰“建威”号扬帆出海开始北起渤海湾、辽东半岛各港南至新加坡、槟榔屿的海上实习生活这艘原本属于普鲁士的风帆轮船托起了中国海军复兴的希望。1874年实习结业后方伯谦被留用在福建历任“伏波”、“扬武”等舰教习。

这一时间里中国开始了近代新一轮购买西方军舰的浪潮为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海军军官以及为将来购买大型军舰预作人才储备。经沈葆桢、李鸿章倡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届海军留学生。经考核方伯谦等12人入选于1877年5月抵英。根据最初的留学计划中国留学生都将进入世界知名的海军学府——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但该学校有外国学生不得过在校生总数2o%的规定因而无法接纳全部中国学生最终只有方伯谦等6人顺利通过测试入学刘步蟾等3人因基础较好直接派入英国舰队实习剩余的3人因入学考试失败也被直接派入英国海军实习。在校期间方伯谦等曾多次前往中国使馆作客热情的中国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在私人日记里记录了对这些留学生的观感其中认为方伯谦为人聪明喜好议论表现欲强但稍嫌轻狂而同往的萨镇冰等则稍嫌内向。由此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这位将来的“济远”舰管带的性格。

1878年6月方伯谦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派入英国东印度舰队旗舰“恩延甫”号(emryafus)实习学习驾驶等技术。次年方伯谦个人提出要求改登“士班登”号(spartan)军舰实习显示了善于表现自我的性格。188o年5月留学期满仍回福建任职。留学生洋监督斯恭塞格对方伯谦的评价是“聪明谙练”这种“聪明”在之后的日子里还将被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1881年因外购军舰大量来华舰队规模日大北洋海防对人才的需求越迫切。直隶总督李鸿章遂从中国近代海将的摇篮——福建抽调了大批海军人才船政学堂科班出身且经历英国皇家海校深造的方伯谦与有着同样背景的林泰曾、叶祖珪、林永升等被调入筹建中的北洋水师。这些被李鸿章视为子弟兵的年轻人后来大都成长为北洋海军中的骨干力量。

方伯谦调入北洋后先担任新购的蚊子船“镇北”号管带次年调任“镇西”号管带旋又改任“成远”号练习舰管带负责舰队新兵的训练。1884年中法战争爆“威远”留守旅顺向来习惯表现自我的方伯谦请命在旅顺险要处修筑炮台并亲自监督建成命名为威远炮台。后有论者以为威远炮台建造费用省廉仅为数千两银大大低于汉纳根督造的黄金山等炮台而褒誉方伯谦施工有方节省了大量费用。这种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它只看到了结果却忽视了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威远炮台装备的火炮均是从“威远”舰拆卸借调而来武备一项根本就不用开支而且从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旅顺口澳、炮台工程全图来看威远炮台在整个旅顺炮台群中规模最小只是一个简易工事所需经费自然不能与装备大量新式克虏伯大口径火炮的大型炮台相提并论。

1885年借中法开战中国无暇东顾之机日本在朝鲜半岛挑起了“甲申事变”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率舰队赴朝平乱方伯谦指挥“威远”舰也随队参加了对朝行动。尽管在整个事件中“威远”并未有任何突出表现但方伯谦事后受到了北洋大臣的特别嘉奖遂被任命为新购的“济远”号穹甲巡洋舰管带经丁汝昌推荐李鸿章又以援护朝鲜有功奏保方伯谦升补游击赏戴花翎。短短4年多时间方伯谦获得了当时普通中国武官梦寐以求的荣誉和地位。

好运仍在继续1888年北洋筹备海军建军事宜方伯谦又破天荒地越过刘步蟾等高级将领被调用天津参与《北洋海军章程》的修订事宜。翌年再升一级经李鸿章奏保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1891年又获“捷勇巴图鲁”勇名优遇以极矣。

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方伯谦为何在短短数年内能一路青云直上细数一下北洋海军内军官的构成情况就不难现答案。

北洋建设海军之初中国所储备的现成海军军官人才大都是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学生籍贯基本集中在闽省。这批人员后来被李鸿章大量调入北洋海军因为学习早、资历较深很多人又有留学西方的经历后来北洋海军的中高层军官基本都是这批人员。李鸿章对于外省人员大量涌入自己一手创办的海军自然充满顾虑然而出于人才难得考虑又不得不如此。为驾驭这批外省籍军官牢牢控制北洋海军李鸿章选用非海军出身但是立有战功人品素著善于调和诸将的安徽籍6军将领丁汝昌担任北洋海军提督。对此一任命北洋海军中一部分科班出身的闽籍中高级军官大为不满遂结党暗中抵制处处要挟、为难丁汝昌企图取丁而代之这派军官史称闽党以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为至于军阶在刘之上的左翼总兵林泰曾虽也是闽人但因性格内向、懦弱风头早被刘步蟾压过这批军官是丁汝昌始终无法真正驾驭的丁汝昌必须树立外省力量以平抑闽党影响维护自己的指挥。但在闽党之外北洋海军高级军官中少有的外省人“致远”舰管带广东人邓世昌为人朴诚、敢为与闽党格格不入但终因性格过于刚烈不谙官场之道也难以被予以重用。而向来以“聪明”著称的方伯谦虽然对于提督一职也充满**但与闽党的不合作方法不同方伯谦走的是一条捷径对高层采取积极合作态度。这位闽系军官中的特例且又具备近代海军知识的人物深受李鸿章青睐被李鸿章、丁汝昌倚为控制北洋海军的左右手因而一再得到升迁、重用(按当时由闽籍军官担任舰长的军舰上中级军官大都是闽人惟独邓世昌与方伯谦二人的军舰上有大量外省的中级军官)。

一路扶摇而上的方伯谦官场春风得意的同时私人事业也不断展。根据其自撰的益堂年谱记载方伯谦先后在大沽、烟台、威海、上海等地置办有房产每到一港必移其家眷到彼居住。而且在购置房产的同时也6续娶了几房小妾(其中一房纳于为父治丧期间)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仅16岁。虽然北洋诸将多有置地购产之举但像方伯谦这样大肆行事的实在少见而像方这样热衷纳妾的更是绝无仅有。作为一名军人过于贪图财富及享受不禁令人担心他在生死抉择时的权衡取舍。方伯谦的行事与终日以军舰为家的邓世昌何啻于天壤之别。

作为一家之主方伯谦成功地把生活安排的有声有色;但于国家而言方的身份是一名海军军官军人的价值需要在战争中体现。

“济远”的战斗历程

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朝鲜爆东学党起义随着局势逐渐失控朝鲜政府向宗主国——中国求援。经反复权衡清政府决定派兵入朝协助镇压起义而对半岛垂涎已久的日本也借此大举派兵入朝局势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

清政府决定派兵入朝后不久“济远”舰受命与“勇”一起护送6军前往朝鲜登6方伯谦被任命为编队队长可见对方的倚重程度。当见到仁川、牙山港内日本军舰穿梭往来大战势难避免的情形后方伯谦遂上书李鸿章提出5条建议其中与海战有关的有2条:一是建议北洋在朝军舰应该撤回威海、旅顺以厚集力量;第二条则是要求添购快船快炮说以这样震慑日本海军。均属泛泛之谈并无任何实际意义。但是方伯谦以副将之衔居然能直接上书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此点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1894年7月日方伯谦再度作为队长率穹甲巡洋舰“济远”、鱼雷猎舰“广乙”、练习舰“威远”抵达朝鲜牙山护卫运兵船。24日晚5时半正当“济远”、“广乙”等舰在协助6军登6时前往仁川送交电报的“威远”带来日军已攻占朝鲜王宫的警讯方伯谦遂下令武备薄弱的“威远”号练习舰立即返航回国而“济远”、“广乙”则待6军登6完毕后从开驶回华。

7月25日清晨4时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方伯谦指挥“济远”、“广乙”匆匆起锚航向中国。5时半“济远”桅盘内的哨兵现西方地平线上出现几缕黑烟随着时间推移黑烟下的军舰渐渐清楚。7时整哨兵已经分辨出高驶来的是日本海军的“吉野”、“秋津洲”、“浪”3艘实力强劲的穹甲巡洋舰此时此地与日本舰队相遇空气骤然紧张。

7时15分方伯谦下令编队准备御敌“济远”、“广乙”2舰上随即开始作战准备随着军官们大声的口令主炮上的缚定装置被松开黑洞洞的炮管伸出炮门弹药库里也忙碌起来一颗颗巨大的炮弹、一个个包装着射药的木筒通过复杂的扬弹装置从甲板底层的弹药库里被提上甲板军乐队的乐童们则两两组队抬着弹药奔向那些无法从弹药库直接获取弹药的炮位。

当时日本舰队处于丰岛附近的狭窄航道不利于展开作战便向右偏转16-向东航行。看见日本军舰掉头驶去方伯谦和2舰上的官兵不由得松了口气但很快3艘日本军舰航行到开阔水域后立刻又向左偏转16-取势而来。7时43分3o秒日本编队旗舰“吉野”放一空炮45分“吉野”正式开火炮弹落在中**舰附近的海里掀起阵阵水柱。52分“济远”舰开始炮还击55分“秋津洲”开火56分“浪”开火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就此打响。

尽管在吨位、航、射、火炮数量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中国2艘军舰仍奋勇还击“济远”主炮多次命中日舰桅盘上的水兵也在用小射炮从高处扫射日本军舰舱面然而开战后不久“济远”设计中的一些弊端接连显现出来。先是位于飞桥之上的司令塔因为位置过于暴露很快被弹片击中。在司令塔内指挥作战的大副沈寿昌头部被击中当场牺牲。继而前主炮炮罩接连被击中破片在闷罐式的炮罩内四处飞散、反弹在炮台内督战的枪炮二副柯建章胸部中弹牺牲。接替他指挥的海军学校见习生黄承勋手臂又被打断水兵准备抬他去包扎这位年仅21岁的年轻军官高喊“尔等自有事勿我顾也!”。旋即阵亡整个前主炮台内官兵死伤枕藉竟至火炮无法转动。跟随“济远”之后的“广乙”舰很快也加入战斗一度逼近日本军舰准备射鱼雷但因日方火力过于凶猛以及战场烟雾弥漫能见度差而未能成功。后被日舰重创撤至朝鲜西海岸浅水区自毁。

“济远”管带方伯谦在此前的处置均无可异议但从大副沈寿昌阵亡后情况生了转变。这位家产丰厚的将领尽管是福州船政、英国格林威治海校的高材生又在海军历练多年但好学生未必就是好战士。可能在战斗初起时他心中也涌动着成为海战英雄的豪情但当大副的脑血溅洒在他身上时战场的残酷、无情与可怖全部展现了出来。我们不知道此后方伯谦的心理生了如何的变化但8时2o分“济远”15o炮射的一枚未能爆炸的炮弹砸入“吉野”轮机舱后不久“济远”开始转舵西撤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据日本《廿七八年航海日志》记载“济远”的桅杆上竟升起一面白旗随即竟又升起了一面日本海军旗(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了《东方兵事纪略》和“高升”号船长的回忆录里)这是任何国家海军都难以容忍的行径。不久中国运兵轮“高升”号以及运输舰“操江”号从远方驶来撤退中的“济远”只是稍微降了一下高挂的日本旗后便高驶去。结果这2艘没有武装的船落入敌手“操江”被俘“高升”则被日军野蛮击沉船上千余名6军将士为国捐躯。在脱离战场的最后阶段“济远”舰的水兵王国成、李仕茂等自使用舰尾15o毫米克虏伯炮连续命中尾随追击的日舰“吉野”。此后“济远”驶入浅水区“吉野”吃水较深担心搁浅被迫转舵离去。在方伯谦审核上报的“济远”舰航海日志里是这样记述的:“我船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害击伤倭船并击死倭提督并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这完全在捏造战果先方伯谦声称击毙的“倭提督”即坪井航三毫无伤并参加了数月后的黄海海战;其次“吉野”的航高过“济远”要跑要打主动权完全在“吉野”那边“挂龙旗而奔”的描述实在荒唐。

回威海后挂白旗及日本海军旗逃跑的丑事并未被揭露。海军提督丁汝昌根据方伯谦及“济远”舰上的水兵报告为方伯谦等请奖。但信息较为灵通且为人精明老道的李鸿章从各处听闻到一些消息开始对方伯谦产生怀疑。但是清政府还是以“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为由嘉奖方伯谦。清流派甚至上了一道奏折要求处死丁汝昌改由方伯谦接管丁汝昌所带之船。挂白旗的逃跑将军由于消息不畅竟然一度几乎成了英雄。“聪明”的方伯谦又走了一步好运。

丰岛海战后根据“济远”受伤的情况盖在军舰尾炮台上厚重封闭的穹盖式炮罩被拆除因为实战证明这种原本设计来抵御机关炮的炮罩厚度不够对大口径炮弹没有防御能力如果没有炮罩大口径炮弹可能就会飞过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即使打中了人也只是杀伤被打中的那名水兵而已而采用了封闭炮罩以后虽然防不了大口径炮弹但却能防小的炮弹破片一旦破片进入炮罩因为钻不出去就会在炮罩里面飞来飞去给炮位上的人员造成严重杀伤。与“济远”同样使用穹盖炮罩的“定远”级军舰随即也做了改装。

随着朝鲜局势日趋紧张1894年9月15日丁汝昌率包括“济远”在内的北洋海军主力护送运兵船前往鸭绿江口登6加强在朝的中**队实力。9月17日中午完成护航任务的北洋舰海军主力准备启航返回时与日本海军主力遭遇。根据中**舰的技术特点丁汝昌下令全舰队以横阵迎战“济远”舰被排列在横阵左翼的末端向右依次为“广甲”、“经远”、“致远”4舰共同构成了阵形的左翼。中午12时5o分在55oo米距离上旗舰“定远”先炮打响了海战。

以纵队而来的日本舰队意图横越中国舰队阵前取势攻击右翼的弱舰“勇”、“扬威”因而左翼末端由方伯谦指挥的“济远”舰初期未遭遇多少炮火。随着旗舰“定远”前桅上桅断裂右翼“勇”、“扬威”接连起火北洋海军阵形开始生混乱下午3时左右旗舰“定远”舰军医院中弹燃起大火浓烟遮蔽全船邻近的“致远”舰冲出掩护最终沉没于海。“致远”舰勇撞敌舰的举动让敌我双方均极震撼但随后令人惊讶的事情便生了。如同丰岛海战时一样方伯谦指挥的“济远”舰调转舰竟然开始往回撤逃随后一不可收拾相邻的“广甲”有例可循也跟着“济远”一起撤逃。结果导致左翼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遭到日本军舰围攻最终被击沉。

后来有论者认为黄海海战后期北洋海军“靖远”、“来远”、“勇”、“扬威”等舰也都曾撤出过战场以此推论“济远”撤逃的合理性。但是需要看到的是“靖远”等舰撤出战场的目的是暂时躲避炮火、抢修军舰随后又都重返战场与“济远”的一路逃回旅顺截然不同。

在逃跑的途中慌不择路的“济远”竟又将被日舰重创、正在努力向浅水区驶避自救的“扬威”舰拦腰撞中水下锋利如刀的撞角未能给敌人以任何打击反而刺入了友舰的身躯相撞后“济远”未作任何补救措施反而立即倒车脱离迅逃离战场。“扬威”舰在撞击后迅沉没。钢铁的“济远”舰如有感情也当落泪。那一刻方伯谦是否顾得在心里生出一丝愧疚呢。

9月18日凌晨当其他北洋军舰还在从战场回家的航程中时“济远”已提前近4小时回到旅顺。关于为何提前回港方伯谦汇报的理由是“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稍有良知和判断力的人看到此都会感到愤怒因撞击“扬威”而造成的“头裂漏水”此刻竟然被混淆概念作为逃跑的理由。而至于“炮均不能施放”更属信口雌黄“济远”全舰装备大小火炮近2o门根据日方统计“济远”仅中弹数十处“定远”“勇”等舰中弹或上千处或上百处尚能坚持战斗到底而“济远”竟仅中数十弹便溃逃以日舰射命中十数弹花不了多少时间“济远”可以说是一接战就溃逃了根本没和日军生激烈战斗(在日本参战各舰的战斗日志里也难觅“济远”的踪影)。而区区数十弹就能造成近2o门火炮损坏实在是匪夷所思。另据战后受命调查各舰伤情的洋员戴乐尔报告“济远”舰主炮炮尾炮套上有被锤击的迹像而目前保存在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济远”舰21o主炮上的相应部位确实存在砸痕。如果“济远”舰“均不能施放”的火炮确是人为故意破坏以为逃跑寻找托辞则罪行将更为恶劣。

参战的北洋军舰6续回港后拒绝与逃舰同泊“济远”只能屈辱地单独停泊默默忍受因管带而带来的恶名。方伯谦的好运气这次走到头了尽管丁汝昌于19日命他前往三山岛牵引逃跑时搁浅的“广甲”舰要给他提供戴罪立功的机会但北洋大臣李鸿章对这个曾经深深倚重的军官彻底失望。24日作为清廷中枢的军机处正式下令:“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次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时年41岁。

此后“济远”舰管带由原“广乙”管带林国祥接替1895年2月17日“济远”在威海被日军俘获编入日本舰队仍保留“济远”舰名英文译名则转变为tsiyuen并参加了日俄战争19o4年11月3o日在旅顺口争夺战中炮击旅顺的2o3高地时触雷沉没地点在今旅顺新港(羊头洼)西北大约2海里之处。2o世纪8o年代先后经山东烟台救捞局与江苏靖江海洋工程公司打捞出水了部分武器、舰材等遗物现保存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些出水遗物默默地诉说着那艘被扭曲了的利刃——“济远”号的故事。

2o世纪9o年代以来由方伯谦后代起出现了一股所谓的翻案风竟要将方伯谦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翻案者们似乎更应该记忆一下下面的历史场景。

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江之上中国海军“宁海”、“平海”号巡洋舰在靖江——江阴段江面与日寇飞机展开激战。方伯谦的亲侄儿海军少将方莹下令将自己绑在军舰上激励将士作战誓决不当方伯谦第二……

作者:陈悦

相关书目:《现代舰船》b版2oo5年第3期b版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