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重回洱海(1/2)
中午时分,回到大理,林明的心情才重新变的明快起来。
远处是连绵的点苍山,近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蓝天白云下,有白族妇女在劳作。
道路两边是碧绿的农田,放学的白族小孩儿手拉手唱着歌儿回家去,他们的假期是按照民族传统节日放,平时三天两头有假,所以暑假短。
偶尔见到戴着红军八角帽的白族妇女背着背篓走过。八角帽是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纪念,在年纪较大的妇女中盛行。
前方有拉着两头猪的农运车,粉红的小猪甩着卷曲的小尾巴。背背篓的人也好,运猪的车也好,都朝一个方向去,林明忍不住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是赶集的日子呀!”导游小杨笑着回答。白族传统节日多,除了“大过年”、“三月街”、“火把节”、“耍海会”外,还有很多情人节。据说有一个情人节,是已婚人士也能参加的。清早起来,老爷爷和老奶奶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各自寻找自己的老情人,可以一起过三天。谁都不能干涉。所以白族这边夫妻感情一般都很和睦,离婚率很低。大家听了瞠目结舌,羡慕不已。
中午在蝴蝶泉附近吃完饭后,司机的车坏了,要临时在修车点换配件,还要加水。巧的是,旁边正好有个农贸市场,导游宣布自由活动,大家嗖的一下就全不见了。
自从看了《寂静岭》这部片子后,林明就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表世界”和“里世界”。各个旅游景点及周边,比如西湖、楼外楼、旅游的定点宾馆,都是属于“表世界”,你只能用高价买到肤浅的旅游印象;而市民日常买菜、买早点的街巷、里弄、市坊,是属于“里世界”的,可以接触到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
这个市场不在旅游团的必经之路上,是司机临时起意来的,所以是难得的观察白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好机会。旅游团成员的乱入,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石子,掀起阵阵波澜。市场的摊贩和常客,都用好奇和诧异的眼神打量他们,很快恢复了平静,继续做买卖。
市场里,有卖番茄等蔬菜的,也有卖水果的,卖糕点的,卖杂货的。水果摊前围的人最多,一群女孩子唧唧喳喳的问价钱,女老板都忙不过来了。新上市的葡萄四元一斤,其他也就是苹果鸭梨等常见品种,价格都很便宜。
卖糕点的摊位,摆满了自家做的鸡蛋糕,还带着虎皮花纹。也有圆形的、梅花形的小蛋糕。林明看了两眼,觉得天气太热,吃不下甜食,只好对满眼期翼的老板夫妇表示歉意。
有新鲜的食用菌在卖!而且有两家摊位。一家在卖黄牛肝菌,另一家是青色的大蘑菇,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蘑菇很新鲜,根部还带着泥土,数量不多,估计是采的野生的。林明全买下了,反正玉佩能保鲜,回家炖菌菇汤去。
大家都陆陆续续上车了,林明一直围着卖卤肉的摊贩转,心里在犹豫买不买。天气太热,他担心肉是否新鲜,不过闻起来的确很香,飘的整个市场里都是。一大锅热腾腾的卤汁里,有绳子捆的扎肉,还有猪头肉、猪大肠等等。摊主是个白族大汉,前面还有位老顾客,正在等着摊主切肉。
林明想了想,还是要了一大块猪头肉,因为有皮有肥有瘦,口感最好。12元一斤,摊主用快刀切成片,林明以为这样就好了,结果对方从身后拿出一个不锈钢大盆来,把肉片倒进去,加红油、蒜蓉、葱丝、香菜等作料搅拌,快速的颠了几颠,拌匀实了才装袋,递交给客人。
对方服务迅捷,林明内牛满面:“大叔您手脚太快了,我不爱吃大蒜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默默接过猪头肉道了谢,多要了个袋子准备分给饕餮一半,摊主还免费附送两双一次性筷子,实在是热情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