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孟尝君之谋(2/2)
“伐谋?伐交?”想到这里,田英摸着下巴,轻轻地在念叨着。
“伐交的话,孟尝君并没有公然派出使节。不过,这并不代表不能伐交。外交之道,有明有暗,孟尝君完全可以派人来,暗中进行磋商交易。至于伐谋,田英是完全没有头绪。谋略如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虽然如此,但总算确定了方向,田英开始翻看起武韬上面记载伐谋和伐交的办法来。
油灯下,田英聚精会神地在翻看着绢帛,丝毫没有疲累的感觉。这次田英不是阅读领悟,而是找办法,所以看得很粗略,基本上是在寻找类似的事例。
不过即便是粗略翻看,田英也敢肯定,这修改版的武韬,绝对是出自孟尝君的手笔。除了原本太公望用兵之道的记载外,很多修改的地方都有孟尝君用兵的影子,特别是在伐谋和伐交方面,这也是孟尝君的拿手好戏了。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不似孟尝君的惯用手段以及太公望的原版著述,想来应该是孟尝君借鉴了其他兵书,照搬下来的。
这些暂时没什么参考意义,所以田英都是只看孟尝君写的部分。
砰!
正在不停翻看的时候,田英双手忽然重重地拍打案桌,大喜道:“有了!”
“师疲,遇坚城而不攻,当用谋……”
田英看得很仔细,而且连续看了好几遍。这段文字很短,也没有放什么事例,只是简单的说应该用谋和外交的手段结合。除此之外,还数次提到,当从敌军主帅下手。
看到这里的时候,田英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袋一闪而过,但又捉不住。
干脆将绢帛放下,抱着头苦思起来。
“从敌军主帅下手,指陶丘兵事的应该是司马。但是这陶丘司马见识不错,想从他那里下手,恐怕不易。而陶丘之内,除了司马,另外一个应该是……县大夫!”
想到这里,田英随即掠过陶丘县大夫的资料。因为陶丘是宋国北部的重镇,派来这里的县大夫也不是等闲之辈,而是宋国宗室。而这县大夫姓子,名落,是宋国国君的宗室兄弟。
其父曾经参与过上代国君的争夺,只不过落败了。后来,上代国君也不计前嫌,继续重用其父。主要是因为,宋国宗室人丁单薄,如果找子落这一支算账,恐怕宋国宗室会再凋零。
不过,子落之父也是知进退的人,被上代国君原谅后,便努力为宋国做事。特别是现在的国君登位,也出力甚多。感恩之下,便将子落这个只有二十许岁的年轻人,调来陶丘这里当县大夫了。
想起子落的年岁,田英就心中一突。
年纪轻轻,宗室之后,没吃过什么苦。而且,自己老父还曾参加过争夺国君之位。如果自己是孟尝君,这里便已经有几个切入点,说服子落投降齐国了。
思考到这里停顿,田英眼珠子徒然瞪大,刚才的灵光和线索,也终于捉住了!
孟尝君有可能派人说服陶丘县大夫子落投降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