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铁路(1/2)
1866年的秦重阳是忙碌的,他要忙着在美国的农业扩张计划,还要主持金融危机中对金融机构的评估收购,还要对各种人才招聘吸收,总之,这是一个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充足的人才带来的是逐渐站稳的脚跟。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使人来不及思考那些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
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林肯遇刺后绿币被停止发行、金融危机等等大事件。但对秦重阳来说最重要的吕宋的建国,这是他这一世的祖国,也是他的根本所在。新的国家也在南太平洋冉冉升起,整合了诸多南洋华人小国,立国号为‘秦’,实行君主立宪制。过去的几十年你,吕宋一直都是充当南洋华人小国的保护者,虽然也很弱小,但是奉行铁血政策,周围的殖民势力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就好像周围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们犯不着和疯子计较,而当时的吕宋就是扮演着疯子的角色。虽然立国了,但秦国还只是一个连三流的小国都算不上的国家,根本就不起眼,在国际政坛中就如同大海里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没掀起什么风浪。毕竟当初击败的西班牙早就已经衰落,不复当年的荣光,对于一个花了大半个世纪才击败了对于欧洲来说只能算个三流水平的国家,确实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但秦重阳深信,随着自己的努力,秦国会越来越强。
1967年,旧金山,秦重阳的豪宅中,秦重阳正一边品茗,一边听着陆绩的汇报。
如今陆绩的人力资源调查组长的头衔也算是名副其实了,人力资源调查组就是秦重阳给他的商业情报组织起的名字,自从1865年登陆美国后,秦重阳就特别重视情报机构的建立。商场如战场,形式瞬息万变,哪怕提前一刻钟了解情报都是重要的,情报组织对于一个集团就如同眼睛对于人一般重要。在秦重阳砸下了大量的金钱后,两年的时间里,陆绩依托洪门以及集团遍布的商业机构和人脉资源,建立了完整的情报组织。
这时候,秦重阳的面前,一战巨大的美国地图前,陆绩正讲解着有关的情报。
“美国东部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距离超过4500公里,在计划中正在修建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被崇山峻岭、浩瀚沙漠重重阻碍,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即便走海路,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也需要乘船绕行南美洲合恩角,最短的时间也要六个月。从而在地理和交通上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前,美国仅有东部已经有了非常密集的铁路交通网,但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几乎是一片空白。”
“自从19世纪中后期,得克萨斯、加利弗尼亚以及犹他州等地纷纷被并入美国版图。这些西部广阔、肥沃的土地目前还在等着更多的人前去开垦、耕种。而东部工农业都很发达,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但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成本正在增加,所以不论是从维护国家统一还是需要西部的各种自然资源提供了加工地和市场的角度,一条贯通东西的交通运输线路是必须的,否则东部人要冒着巨大的生命以及财产危险才能来西部,同时,西部的物产也很难运到东部。”
说着,陆绩在地图上画了一条横贯东西的蓝线,就是这条太平洋铁路。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东西相向铺筑铁路。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内华达山脉,工程极为艰巨。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燃起战火,这条铁路对美国北方来讲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秦重阳听得十分用心,他知道眼下的形势对于两个负责修建的铁路公司来说情况都不乐观,这正是他的机会。他已经组建了工程团队,并且和负责这项工程的管事和一帮精通土方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见了面。因为这是一块巨大的肥肉,秦重阳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
为了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铁路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还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凡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承建的铁路公司有权无偿获得铁路建设用地及其两侧毗连的相关公有土地,包括泥地、石地、林地及其它建筑材料,还包括沿线公有地的采矿权。有权在公有土地上建设车站、铁路建筑物、车间、库房、修理厂等。法案规定每铺设1英里路轨另外给予铁路两侧10平方英里的备用地段,并且按首次抵押条件给予贷款,一般每英里可得1.6万美元贷款,但是丘陵地则为3.2万美元,山区为4.8万美元。法案特别提到有300英里路段为多山困难线路,其中150英里路段为落基山脉的自东向西处,另150英里路段为内华达山脉塞拉岭由西向东处。法案规定对这些地段的建设债券应给予加倍的优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