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货币(1/2)
不过,万事总有例外,这一次北进的井关隆昌所部就一家伙撞在了铜墙铁壁上,搞地自己满头大姨妈。
说起来琮山防线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为李东珉所部争取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们利用这个难得的空隙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构建了数条堪称完美的防御阵地。为此,君山集团可是出了不少银子,在本地雇佣了一大批民工配合工程兵一起开干。
考虑到日军拥有一个重炮大队随行,那东东的杀伤力可不是盖的。所以,李东珉干脆把指挥部设在桃花山的一个溶洞里。既然眼下各部队是同仇敌忾,共御外辱,李东珉很大方地邀请其它各师部共享这个资源。不过,这老小子也没怀什么好心,可以说他一下子就增加了近两个师的国民军部队。
其实无论是一百六十九师,还是六十五师抑或中央军嫡系第四十七师,他们对活跃在太行山上的君山民军都有一定的了解。毕竟李东珉他们一直都是在晋东南活动,时不时地会到他们驻地打秋风。在一众国民军的眼中,这君山民团哪里还是什么民团,其装备比总统卫队还牛B。关健是人家不缺钱,一天两肉待遇馋地周围的国民军眼睛都蓝了,更别说每个月还有白花花的十五块大洋。
整个太行山脉,只要是太行军团驻扎的地方,那里的农民、山民都会发一笔小财。君山集团对国民一向比较公道,物资采购量大,支付的又是晃眼的银元,所以,驻地周围的民众家中都会落下几块大洋来。
另外,张灵甫他们还把君山基地饲料家禽家畜的养殖方法传授给基地边上的民众,在丰富部队肉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收入。这个时代的民众都很纯朴,谁对他们好心里亮堂着呢。结果,军民之间真地是鱼水情深。
当然,这种情况可不包括国民军,那些军人保家卫国的本事没有多少,祸害老百姓的能力可不低。不过,说起来其根本原因还在政府的身上。由于连年内战,各地经济几临崩溃,国家财政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军人。结果,大家纷纷寅吃卯粮,有些地方的税收都已经收到民国六十年以后了。即使如此,很多部队仍然欠饷严重,再加上当官的再克扣一部分,落到士兵手中的能有几个大子呢?
人总是要生存,都想生活地好一点。再说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当兵就是为了吃饷,甭指望他们有多高的思想情操。既然当官不给钱,他们为了生活只好向普通民众下手。这些当兵的比土匪还狠,于是,就有了兵过如洗的说法。
正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很多溃散的国~军和日战区民众成了伪军,说白了就是为了那点饷银。国家贫弱,强如蒋委员长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李卫霖从来不忘记捞钱,并且早早就把爪爪伸到了国外。
那些洋毛子以前可没少从中国掠夺财富,现在也该他们出点血了。再说了,这个时候国内普通民众大多一穷二白,就是刮地三尺也没有多少油水。
战争打地就是经济,打地就是工业实力。所以,李卫霖在疯狂赚钱的同时,亦在拚命的花钱。从国外赚取的资金除了用于购买必须的军火物资之外,其它绝大部分都用在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上。无论是君山基地、德华特区还是绥远基地,哪一个不是花钱的祖宗?为了采购必需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原料,君山集团的银子那是哗哗地往外流,都快赶地上奔腾不息的亚马逊河了。
好在此前君山集团从平津沪京等大中城市洗劫了大批财物,经济上的压力这才稍微缓解了一些。要知道现在君山集团旗下的军队已经膨胀到一百多万,这还没算民兵组织。要养活这些人没钱怎么行,更何况他们手中的家伙都是些吃钱的老虎。
幸好君山集团的工业体系已经逐步完善中,绝大部分大宗消耗品都已经可以自己生产。再加上他们亦陆续开发了不少产品并投放市场,君山集团总体经济情况渐有好转。
不过,即使是这样,李卫霖之前屯积的银子亦出现了短缺,害得李卫霖根据自己的记忆到处钻窟打洞,开采金银。当然,大头还是来自国外,腾飞国际集团用自己的产品从欧美等地换回大批的银锭。造币厂调整好原料的配比后把这些银锭压制成一块块大洋,然后投入到流通流域去。
“购买白银占用了我们太多的资金,而且这种金属又没有太多的用处,我看还是整些人民币之类的东东,反正这玩意就是一流通工具,没必要把来之不易的资金都用在那个上面。”一日,李卫霖前来德华特区办事的时候,郑宇天向他建议道。
“我也不想这么干呀,可是任何一种能够流通的货币都要有信誉,而金融这一块恰恰是我们的短板。再说了,我们还不能明目张胆地推行自己的纸币,否则你把蒋委员长的法币放在哪里?那东东虽然一天天地在贬值,可它毕竟是中国境内法定的货币。”李卫霖苦笑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